第四百一十二章 那時候的我,也被人叫天才(第1/3頁)
章節報錯
“是我們尊敬的季米特洛夫先生,他說,對我們所面臨的困難,斯大林同志予以認可,但因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緣故,無法對我們進行大規模武器裝備援助。對我們所提出的技術援助,斯大林同志經慎重考慮予以批准,同意援助我們各類武器技術和較為基礎的工業裝置,例如普通車床、普通銑床之類,但須我們這邊擬定明確的技術目錄,再經對方稽核批准。”
“這是同意了,但沒完全同意,怕我們獅子大開口,索要一些先進的敏感技術。”德勝聽聞電報內容,笑了笑,對於沒能獲得大規模武器裝備援助的情況並不意外。
老首長點頭:“如何回電?”
“回電季米特洛夫先生,對他表示感謝,強調我們所面臨的困難,最後告知我們會在兩天內擬定技術目錄並上報。”
“好,莊教授和餘華應該在軍工局總部,現在讓他們過來商議?”
“暫時不急,快到飯點了,等他們吃過飯再說。”
……
夕陽西下,天邊紅霞映照。
時間流逝,暮色降臨。
軍工局總部食堂內燈火通明,兩桌豐盛菜餚已然擺好。
桌面中心主菜位置擺放經典的紅燒野豬肉,輔菜位置則是一道採用黃河鯉魚製作而成的糖醋魚,周邊分別放有滷豬蹄,土豆燒肥腸,豬血旺,粉蒸肉,臘雞,油炸花生米和水煮雞蛋,主食白麵饅頭,最後配兩瓶經典汾酒。
整整九個菜。
放在後世,這桌子只是普通家庭年夜飯的標準,放在如今,這是極為難得且奢侈的大席面。
之所以如此奢華,原因唯有一個——慶祝電渣重熔和105毫米榴彈炮專案的成功。
事實上,關於兩項技術的慶功宴已經辦過,主要針對大多數技術人員和工人戰士,此次慶功宴專門為莊前鼎和餘華舉辦,當然,還有莊教授的家屬和幾位擔任重要職務的學生。
待最後一盆白麵饅頭端上桌,圓形餐桌上,身為軍工局最高負責人的李強開啟汾酒,給自己斟滿一杯,接著站了起來,先是面朝莊前鼎,舉杯說道:“莊教授,沒有您的努力付出,軍工局就沒有如今的大好局面,從抵達根據地到現在,您每天要工作十六個小時,解決一個又一個技術問題,論功勞,您排在首位,李幼範在此敬您一杯,您辛苦了。”
話裡行間滿是尊敬。
說真的,他打心眼裡欽佩莊前鼎,堂堂清華大教授,國內機械工程系開創者,社會精英階層,擁有大好未來,然而,卻毅然放棄身份選擇離開清華,不辭辛苦,遠赴千里來到條件極為艱苦的根據地,用雙手和學識創造出根據地工業。
在組織最困難和最黑暗的時候,他,莊前鼎,猶如一道白月光般出現了。
這是最無私的奉獻,這是最珍貴的雪中送炭。
話落,一飲而盡。
“謝謝,正如餘華所言,這是莊開一應該做的,亦是每一箇中華學者應該做的。”
莊前鼎右手舉著酒杯,面含和藹的笑容:“不要過分強調我的重要性,軍工局如今的局面,既有我,亦有每一位戰士和愛國學者的付出,我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我不過是恰好學了一些有用的知識,僅此而已。開一在此,亦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和價值。”
話落,飲盡杯中酒。
國府腐敗無能,縱使他莊前鼎有千般能耐萬般力氣,也無可奈何,曾經留美歸來的他,意氣風發,夢想救中華於危難之間,現實卻狠狠地給了他一巴掌。
別人告訴莊前鼎,他還沒有救中華的資格,想救中華,得排隊,得交錢。
若非梅貽琦校長伸出援手,他莊前鼎還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旯教書。
不過還好,因為餘華的緣故,他有幸踏足陝北,有幸在這個中華最為貧窮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和價值,找到了實現工業救國的可能。
他的才華和學識,可以肆無忌憚的發揮。
所有人默默聆聽莊前鼎的話,無不對這位清華教授的高尚節操所撼動。
妻子周擷清滿臉寵溺地看著謙虛而散發光彩的莊前鼎,眼裡盡是柔情,作為莊前鼎的妻子,她不久前趕到根據地,照顧莊前鼎的起居生活,住在科研人員家屬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