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門迫擊炮若是就這樣直接列裝部隊,能夠發揮的實際作用很低,而且考慮到軍工局未來會生產越來越多的迫擊炮,培育炮兵勢在必行。

經過總部研究討論,最終決定在出徵之前,組建臨時性質的迫擊炮培訓班,從各部隊抽調一批擁有天賦和夜校優異成績的紅軍戰士作為學員,學習迫擊炮操作技術,完成培訓之後,再由學員攜帶迫擊炮返回各部,繼續傳授迫擊炮操作技術。

作為根據地第一款自主製造的六零迫擊炮,被老總命名為37年式60毫米迫擊炮,取1937年定型量產之意。

訓練場中心,三十名來自於各部隊的培訓班學員列成方隊,右手邊,擺放著一門門組裝好的37式迫擊炮,場面猶如迫擊炮展覽會般,放成一排,依次有序排放,數量共計五十門之多。

其中二十二門是這幾天軍工局陸陸續續生產質量合格的標炮。

軍工局雖然定下了‘先搞基礎,再搞武器生產。’的基本主線,但手榴彈、手工定裝彈和迫擊炮及炮彈生產,與基本主線並不衝突。

所謂基礎,乃是榆林鋼鐵廠為主的重工業基礎,所謂武器生產,乃是工業化武器生產。

“同志們好,我是趙章成,相信大家都聽過我的名字,這次培訓班由我擔任老師,向大家傳授迫擊炮技術。”學院方隊正前方,身穿藍灰色軍裝的趙章成軍姿屹立,面容嚴肅,目光環顧眾人,正聲道:“今天第一課,我們先了解什麼是迫擊炮。”

面對這位赫赫有名的紅軍炮神,三十名學員戰士無不面露尊敬,全都站著標準軍姿,認真聽講。

“迫擊炮是一種曲射高彈道火炮,以間接瞄準為主,特點為炮身短,射角大,靈活輕便,高火力、容易攻擊隱蔽物後方的目標,主要打擊機槍手、人員密集點、火力點、指揮官、炮兵等等較高價值目標,並向一線戰士提供火力支援。”

趙章成沒有廢話,直入主題,開始講課:“從一場戰鬥講,身為炮兵的你們,炮打的準不準,能夠根本上決定一場戰鬥。”

這些天以來身為最高科技組成員的他,跟在莊前鼎教授身邊,耳熟目染之下學習了不少知識,無論說話技巧,還是詞語運用,全都比以前好得多。

趙章成雖然是農民出身,可他極其好學,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問。

一眾學員聽聞,紛紛點頭,能夠理解其中意思。

正如趙章成所言,炮打的準不準,足以決定一場戰鬥,就像當初強渡大渡河戰鬥的三炮救紅軍,部隊僅剩三發炮彈,趙章成百發百中,清除敵軍三個火力點,讓進攻部隊成功渡河。

這就是炮兵的作用。

“迫擊炮分為三大件,炮管,底座,炮架,透過炮架上的機械瞄具進行瞄準目標,當然,緊急情況之下,也可單手操炮,大家注意看!”趙章成對著身邊一門處於拆解狀態的37式迫擊炮進行講解,給出各個結構,話音嚴肅且認真。

說完,整個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拿起炮管,抵在地上,右手持炮瞄準一點五公里外的靶點,左手拿起一枚事先準備好安裝引信的炮彈,勐地塞入炮管之中。

“砰!”炮管微震,迫擊炮彈以每秒一百多米的速度激射而出,傳出一道沉悶的聲音,緊接著沿著彈道飛向目標。

數秒後,在所有人注視之下,炮彈精準命中遠處1.5公里外的靶點中心。

“轟!”響亮的爆炸聲隨之傳來,硝煙瀰漫,無數塵土被一雙無形的大手揚上天空,而後再如雨點般紛紛落下。

寂靜。

沉默。

三十名學員戰士看著遠方的靶心,再看著單手操炮的趙章成,這一幕讓他們目瞪口呆,滿臉懵逼。

我是誰?

我在哪裡?

迫擊炮竟然可以單手瞄準操作?

“以前部隊沒條件,你們摸不著炮,也沒有炮彈,現在這裡擺了五十門迫擊炮,不僅每個人能夠分到一門,每天還有5發炮彈可以打。”

趙章成平穩放下炮管,轉身正對面前的三十名炮兵學員,沉聲道:“別人我管不著,但對於你們,我的要求就是每個人必須掌握單手操炮技能,明白嗎?”

每人一門?

每天五發炮彈?

“明白!”頃刻間,在場所有炮兵學員全都陷入激動之中,強忍著心中情緒,齊聲回應道。

“好,接下來我講機械瞄具的瞄準方式,這裡是方向機,這裡是高低機,炮管方向和高度均透過兩個轉輪操作,這裡機械瞄準的刻度,透過目標方位引數計算密位調整刻度,密位……”

訓練場上,迴盪著炮神趙章成的聲音。

……

日子一晃,時間來到七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