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金屬材料拉力測試儀俗稱萬用材料檢測儀,可以用來檢測材料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等力學特性。

材料測試實驗即將開始,拉貝站在實驗室外面,雙眼透過窗戶玻璃凝望正在進行最後準備的兩名實驗員,整個人全神貫注,右手微微攥緊,心中忐忑和期待兩種情緒並存。

這次測試實驗的最終結果至關重要。

實驗室內,漢斯和馬庫斯兩位實驗人員完成最後的裝置除錯,緊接著,為首的馬庫斯向漢斯說道:“漢斯,開始實驗。”

漢斯點了點頭,開啟存放實驗樣品的箱子,從中取出通體呈銀灰色金屬光澤的鋼板樣品,放在布氏硬度測試計底座載物臺,正對垂直於上方的10毫米直徑硬質合金圓球,予以固定。

做完這些,漢斯開始轉動測試計的控制手輪,承載y型裝甲鋼樣品的載物臺上升高度,同10毫米合金圓球接觸,而後手動施載入荷。

合金圓球壓力載荷持續增加,單位數值達到19600牛頓,然而,裝甲鋼樣品彷彿沒事人般,圓球與鋼板的接觸面僅僅凹陷一丁點區域,無法達到測量的標準。

這塊鋼板好高的強度!

見到這個情況,馬庫斯和漢斯互相對視一眼,紛紛發現對方眼中的驚訝,這塊鋼板在這樣的壓力載荷下竟然沒有變化。

19600牛頓的單位載荷,整整2000公斤力,這對絕大多數的碳素鋼和合金鋼來說,都是一個痛苦呻吟的上限。

這塊鋼板是什麼情況,為什麼能承受這麼高的壓力而不變形產生壓痕?

“壓力載荷提升到2500公斤力。”馬庫斯看著載物臺上的裝甲鋼樣品,心中來了濃濃的興趣,朝著漢斯說道。

漢斯點頭,繼續提升載荷壓力,達到2500公斤力,達到2.45萬牛頓的壓力數值,隨著載荷壓力提升一個層次,載物臺上的y型裝甲鋼終於承受不住這等恐怖壓力,接觸面下陷,10毫米金屬圓球壓入裝甲鋼內部。

“保持15s。”馬庫斯見此,面容有些興奮,他雖然不是冶金行業的技術專家,但也明白麵前這塊鋼板絕非凡物。

保持一定時間,再卸除施加力,這是強度測試的標準流程。

十五秒過後,負責實際操作的漢斯斷開載荷輸出,操控載物臺下降,y型裝甲鋼樣品與金屬圓球壓頭脫離接觸,一個猶如米粒大般球形金屬壓痕進入眼簾。

漢斯立即使用千分尺測量球形壓痕直徑,得到精確讀數之後,頓時愣住。

“直徑讀數是多少?”馬庫斯迅速問道,言語之中透出一絲急切。

“3.98毫米,boss。”漢斯語氣有些顫抖。

馬庫斯聽到這個回答,怔了一下,只感覺腦袋有些發懵:“什麼,3.98毫米?!上帝,也就是說這塊鋼板實際硬度竟然達到490hb左右,再次測量,連續測量2個點出來,此外,壓力載荷提升到3000公斤力,仍舊測試三個點位。”

球形壓痕直徑3.98毫米,這意味著整個球形壓痕表面積達到50毫米左右,布氏硬度數值為2.45萬牛壓力除以球形壓痕表面積,最終數值為490hb。

490hb是什麼概念?

馬庫斯曾經在1927年有幸前往隔壁軍火大王克虜伯公司參觀,目睹克虜伯為軍隊生產的kc裝甲鋼,該裝甲鋼硬度數值勉強突破300hb大關。

硬度數值無法成為鋼鐵的核心指標,但卻是衡量鋼鐵效能的重要引數。

這塊看起來一點都不脆的鋼板樣品,布氏硬度竟然高達490hb,馬庫斯真的無法想象。

“是!”清楚明白490bh數值意義的小技術員漢斯,連連點頭,再次將裝甲鋼樣品放回測量機上,重新測量。

金屬材料硬度標準測量流程為得到3個球形壓痕,獲得三者平均值,如此最為科學。

當然,無論是馬庫斯,還是漢斯,都不是正兒八經的材料科學家或者冶金專家,馬庫斯是西門子在中華的高階電氣工程師,漢斯則是助理電氣工程師,二人具有一定理工水平和冶金基礎,達不到材料學技術專家的程度。

但,搞個材料效能測試還是沒問題的。

很快,漢斯在2500公斤力載荷下測出兩個球面壓痕,直徑分別為3.99毫米和3.98毫米,綜合第一個球面壓痕數值,三者平均值為3.983毫米,最終得出布氏硬度值在490hb。

而後,漢斯相繼進行3000公斤力載荷下的硬度測試,三個球面壓痕直徑分別擴大到4.77毫米,4.78毫米,4.77毫米,球形壓痕表面積為60毫米,布氏硬度值仍舊保持490hb。

兩種壓力載荷,共計六個測試點,所有測試資料盡數記錄在案。

“上帝,這塊鋼板究竟是怎麼回事……”

身為電氣工程師的馬庫斯,望著實驗記錄資料,簡直快瘋了,雙眼轉而看向載物臺上相貌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鋼板,他完全被這塊鋼板給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