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難題,不務正業的餘華,準備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是的,論不務正業,全天下沒有哪個高中生像他一樣。

沒有誰比餘華更懂不務正業。

林婉收好這份技術可行性報告,面色複雜:“看完了。”

“感覺怎麼樣?”餘華言語平和,問道。

“很震撼,直觀的資料對比,讓我明白中華和日本差距有多大,光是硫酸年產量就達到36倍之巨,而美國硫酸年產量比日本還要高出一倍。”林婉五味雜陳,感慨萬千。

差距真的太大了。

這種純粹使用數字描述的差距,讓人自心底生出一股絕望感,不禁發問——中華究竟該如何抵擋來自於日本的侵略?

林婉不知道的是,按照歷史,在淞滬會戰失敗後,國民政府丟失沿海工業區,國家工業體系能力會下降90%,讓本就薄弱的基礎工業遭受毀滅性打擊,最終呈現戰爭結束之後,日本一年武器裝備生產量,遠超中華八年武器裝備生產量總和。

“七塔式裝置技術的優勢在於,技術簡單,裝置成本低廉,生產管理輕鬆,不怕敵人轟炸,在戰時環境下可以大批次製造基於七塔式裝置的硫酸工廠,只要成功掌握這項技術,配合系統性的集中生產,在保證原料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實現短時間內達到上百萬噸級別的硫酸產量。”

距離校門口越來越近,餘華仔細闡述關於七塔式裝置的優勢和重要性:“當然,七塔式裝置的核心在於加工零件。”

基於蘇聯五十年代時期的強化版七塔式裝置,幾乎是塔式法的巔峰,技術簡單,裝置成本極低,透過工業人海戰術,實現短時間內進行大規模硫酸生產。

單臺裝置年產量8000噸,十臺裝置年產量8萬噸,百臺裝置年產量80萬噸,只需區區一百三十臺裝置,就能達到104萬噸年產量。

而且,在七塔式裝置生產過程中,還會產生肥料領域極為重要的合成氨和硝酸等副產物。

當然,上述前提需要滿足具有相當程度的零件製造水準和充足原料。

原料硫磺,根據餘華及格的地理知識記載,整個中華版圖除了滬市,全國範圍內各地域均有硫礦分佈。

“所以,我們必須掌握零件的加工工藝和裝置,對嗎?”林婉聽到餘華描述的百萬噸級年產量大餅,心臟撲通撲通跳,強壓內心的渴望,仔細思索,很快明白餘華給出的重點。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餘華點頭,朝著林婉眨了眨眼睛:“沒錯,本人準備組建七塔式裝置技術研發組,誠摯邀請瑾瑜同學加入,請問您意下如何?”

言語透出一絲趣味。

找人借錢,又讓別人出力,全天下獨一份。

“我答應。”

林婉一聽,怔了一下,欣然答應:“技術研發小組還有其他人嗎?”

“有,兩個人,學校同學,你應該認識。”餘華點了點頭:“總共四個人,人多力量大,技術研發光靠我一個人太難。”

林婉好奇:“都有誰?”

“明天你就知道了。”餘華微微一笑,並不回答這個問題。

看著餘華一幅神秘的模樣,林婉無奈,來到擁擠的校門口,準備避開人群,忽然,一道聲音熟悉的傳了過來:“小姐。”

小姐?

聽到這個聲音,林婉頓時僵住,有些不可思議,轉過身去,只見身穿淡灰色長袍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

看著中年男人的面孔,林婉瞳孔猛然一縮,心跳加快,有些呆滯。

此人不是她的父親,而是……

教授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