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今天的自學,餘華對於函式的可積性總算有一個初步認識和理解,距離完善構建思維有限元分析系統更進一步。

坐在椅子上休息一陣,餘華起身開門,輕車熟路進行洗漱。

夜已深。

冬日即將過去,象徵著希望的春天已經不遠了。

“晚安,餘華,明天會更好。”

刷牙洗臉,整理一番個人衛生,餘華回到次臥,躺在床上,望著窗外徐徐落下的雪花,輕聲呢喃,而後閉上了雙眼。

明天,一定會更好。

……

翌日。

天微微亮。

清華西院,第28號屋,書房。

“密碼學是研究編制密碼和破譯密碼的技術科學,分為兩類,研究編制密碼變化規律應用於加密通訊稱之為編碼學,應用於破譯密碼獲取通訊內容稱之為破譯學,人類使用密碼的歷史幾乎等文字,或者說,從文字誕生那一天起,密碼就隨之誕生,隨著不斷使用密碼,最終演變為一門學科。”

如同往常那般,華羅庚聲音迴盪於書房內,今天第一堂課講的不再是深奧且晦澀難懂的微積分,而是一門全新的數學課程——密碼學。

餘華靜坐於座椅之上,認真聆聽。

華羅庚講課習慣喜歡從最初講起,自密碼學發展歷程,再講到密碼學基本構成,比如密碼專業術語,密匙,明文,密文,加密,解密,密碼演算法等等。

密碼具備機密性,鑑別性,內容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

機密性是指密碼傳送方和指定接受方能夠理解傳輸的密碼內容,鑑別性是指傳送方和接受方都可以互相確定對方的身份,第三者無法冒充任何一方的身份,內容完整性為雙方確認傳輸密碼資訊內容沒有在傳輸過程之中改變,最後一點的不可否認性,如果接收方獲得傳送方的資訊之後,還要證實並確認資訊的確來自傳送方,傳送方不能在傳送資訊之後否認自己傳送過資訊。

一個小時過後,關於密碼學的基本構成和情況已經講清,華羅庚見到餘華學有所思的模樣,簡單抽了幾個問題,待餘華對答如流過後,便講到當下時代的密碼發展情況。

“目前密碼學發展情況多種多樣,德國最強,採用一種名為恩尼格瑪密碼,英和蘇聯其次,我國和法國其次,美國最次,日本應該排名第二梯隊,我當初聽聞日本從德國得到了恩尼格瑪機的原型,但不知是否屬實,現在我們要破解的日本密碼體系,經過藍衣社特務處確認為紅密。”

“紅密……”餘華細細咀嚼這個特殊的詞語。

“對,紅密,由綠密體系升級而來,具體情況我不知道,但紅密體系為語言碼和替換碼構成,語言碼採用的是廣島方言,替換碼為希爾密碼,對稱密碼機制,我們現在進行的是唯密文攻擊,需要使用頻率分析攻擊法。”華羅庚面容嚴肅,講解道。

唯密文攻擊是密碼學之中四種攻擊模式的一種,難度非常高,在僅知道已知加密文字的情況下進行攻擊,嘗試破譯,需要獲得原始明文。

原始明文,華羅庚自然是不缺的。

餘華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接下來我們講希爾密碼機制和頻率分析攻擊法,希爾密碼本質上屬於替換密碼,採用基本矩陣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