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變
第二日,蕭承禃又傳來訊息,太子向皇帝求情,說榮惠公主病了,請皇帝容公主暫緩查案,在家休養。而蕭懿齡也適時地遞上了請病奏摺。
只不過,這個案子並沒有如太子希望的那樣,落在他手上,而是由昭肅君全權負責。
蕭懿齡那夜在外面走了那麼久,又在雪地裡大哭了一場,心裡雖然好些了,可終究是著了涼。只不過,看到了昨晚公主的樣子,幾個侍女在她身邊,都越發小心翼翼,連蕭懿齡怕苦不想喝藥都不敢勸。
蕭懿齡看著她們如履薄冰的樣子,也別扭得很。唯有顧定安過來看她的時候,侍女們才鬆口氣。
杜仁叫她切忌大悲大喜,更不要發怒,總之要保持心情平和。蕭懿齡便吩咐人將藏書閣的書搬過來一些,縮在環濤館中,開始了閉門休養的生活。
過了不久,初四那日,昭肅君便將魏鴻軒案的調查結果放在了皇帝的案頭。
據說,皇帝看完沉默了許久,終究是將這案子按下,吩咐昭肅君只以自+殺結案。
自初一那晚與太子不歡而散,她便吩咐韓沉,嚴密關注東宮的動作。蕭承禃來濯園探望蕭懿齡的時候,也曾提到過此中內情。
一切還要從去年說起。
當時,太子曾和一個老臣一起去參加詩會,正好當時侍宴的就有魏鴻軒。老臣便感嘆了一句,這個侍酒娘子和信國公夫人年輕時長得真像啊。
蕭承禃推測,太子便是在此時,有了利用魏鴻軒的計劃。
在他的安排下,趙錫章與魏鴻軒結識,果然很快便沉淪在魏鴻軒那與故人相似的容貌,和少女美好的身段中。而太子知道,趙錫章喜歡上這個女子,就會對她産生佔有慾,贖身、脫籍、帶回府中,便順理成章。
一旦魏鴻軒進了信國公府,發現那幅畫像,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魏鴻軒出走後,等候已久的太子心腹高峻便將她接回了早已準備好的小宅子。太子和謝明澈前去探望,並非開解,而是旁敲側擊地讓魏鴻軒更加絕望,從而生出報複的決心。
可她一介弱女子,又能如何報複堂堂信國公呢?
謝明澈給她出的主意是,傷人性命不如毀人聲名。
在二人的暗示,和高峻的不斷勸說下,魏鴻軒終是選擇了從風晚閣一躍而下。太子和謝明澈在她出發去風晚閣的時候,便以各種手段,將信國公的車駕引到了風晚閣附近。
按照原定計劃,魏鴻軒應該是在趙錫章的馬車經過風晚閣門前的時候,剛好落下,這樣一來,趙錫章便絕對逃不過官方的調查和百姓的閑話。
可魏鴻軒不知是太過緊張,還是終究心軟,竟提前跳了下去。她墜落殞命之時,趙錫章的馬車剛剛駛到白石橋上。
眼見前方擁堵,國公府的下人前去打探,得知有人從高樓墜亡,趙錫章的車駕便在路口換了路線。
魏鴻軒最後一眼看到的,是便是情郎的馬車,可她的情郎卻渾然不知地繞路而行。
蕭承禃講完,不禁唏噓,又道,他將結果遞上去之後,趙錫章就若有所感地也遞了請病奏摺,也不知是假病還是真病。
原以為,皇帝秘而不宣,此事就這麼過去了。可剛剛轉過一日,朝中便忽然流言四起,說前陣子那個慘烈異常的妓+女墜樓案,實則與太子有關。
太子蕭承祐一向以端方清雅示人,又有對謝家女痴情不二的名聲,如今卻突然和什麼妓+女扯上了關系。
那傳言還說得有鼻子有眼,道是那女子痴心於太子,太子卻始亂終棄,不肯給人個名分,女子這才會以死明志。
朝中以禦史柴緒為首的一群大臣,皆上書請奏,要求詳查此案。
皇帝順勢而為,裝模作樣地將此案交給昭肅君嚴查。昭肅君也配合皇帝,率人在風晚閣和東宮走了一趟,不到半日,便將皇帝事先決定好的結果奏報了上來。
對群臣道,魏鴻軒確為自+殺。東宮內侍高峻,不過是在其無家可歸的時候,在宮外的宅子裡收留了她幾日,卻不想被有心人誤會,傷了太子的名聲,已經以死謝罪。
不過,不會有人再關心他了,因為京中發生了一件更加令人震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