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第1/2頁)
章節報錯
潛龍
蕭懿齡抵達時,見到的便是一個所有人各司其職、忙忙碌碌的禮部。
可能是還沒有適應好新的工作節奏,接待她的官員都是被臨時拉過來充數的。身著青袍的中年官員領著蕭懿齡往會客廳走去,懷中還抱著一大摞文書簿冊。
“殿下見諒,費尚書今日一早就去了大朝會,臨近中午才回來,就在房中歇了歇,這會兒正往這趕呢。您請在東花廳稍坐,下官這就安排人上茶。”
青袍官員說完,下意識地行禮,卻忘記了自己懷裡還抱著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他一俯身,那些東西便要滑落下來,蕭懿齡條件反射地伸手去接,那摞文冊卻先被旁邊的一隻大手扶住。
那手指節修長,筋骨分明,膚色白皙,食指關節還有一處硬繭,一看便知是一隻文人的手。
來人衣袖上繡著團花祥雲紋,穿的是一身紫色官袍,身姿挺拔如松。衣領包裹著細白的脖頸,在往上則是一張年輕秀氣的臉。
年紀輕輕,官列三品,此人正是禮部尚書,費潛。
先前聽韓彬講述,他一路從六品下州司馬之子,走到成為禮部尚書,又在禮部內實行新政,蕭懿齡理所當然地在心中代入了一位嚴苛古板的中年官員形象,卻忘了這位禮部尚書,如今才二十出頭,恰是風華正茂的年紀。
他長著一張讓人如沐春風的臉,眼中帶著笑意,喚她“殿下”。
“宋郎中辛苦。你先去忙吧,這裡我來招待就好。”費潛微笑著吩咐道。
宋郎中卻有些猶豫。
榮惠公主可是近來聖上面前的紅人,也不知今日突然到訪所為何事,若是有機會,誰不想在這位面前討個好啊。
但他的“可是……”二字剛開了個頭,便被費潛打斷:“對了,前幾日我吩咐下去的那份表格,不知祠部做得如何了?”
宋郎中聞言,連道告辭,抱著文書簿冊健步如飛地跑了。
費潛對蕭懿齡笑道:“讓殿下見笑了。新規初行,大家都還不太適應,需要時時提醒才行……抱歉,還沒問,殿下今日大駕,可是有何吩咐?”
蕭懿齡正覺著新奇:“費尚書不必多禮。承蒙聖上信任,如今孤忝列宣德使之位,聖上吩咐要我多聽多看。正巧前陣子聽說費尚書正在行新規,便想來親眼看看。”
“方才尚書說的‘表格’,就是這個嗎?”蕭懿齡指著東花廳角落。
那裡豎著一塊奇怪的大木板,大概有雙臂展開那麼長,木板上貼著的白紙差不多覆蓋了整塊木板。紙上畫了無數方格,最左邊一縱列是“春闈”、“寒食”、“芒種”、“端午”等事件,其下還有如“確定方案”、“備品”、“實地考察”、“活動執行”、“效果分析”等諸多小項;而最上面一排則是月份和日期。一橫一列之下,則是密密麻麻的小方格,上面分佈著錯落的紅色圓點,走近細看便發現,是硃砂的印跡。1
這種“表格”,蕭懿齡還是第一次見,但卻意外地很好理解。
比如“寒食”之下“確定方案”一項後面,在對應二月十四到二月二十三這十天的小格子裡,都有紅點,便意味著禮部這十日之內,確定關於今年寒食節的“方案”。
而如今距離寒食節只有不到三日,這張大表格上,寒食節下的格子裡,關於節前準備的專案都已經畫滿了紅點,代表準備均已完畢,只待寒食節當日,舉行祭祀、慶祝等一系列活動。
簡明清晰,一目瞭然。
蕭懿齡一見便喜歡上了這個表格。但慢慢看著,她發現,最讓她震驚的並非表格本身,而是這種書寫的方式。
表示事項的一列位於最左方,檢視錶格時也需要從左往右看,這種熟悉的阻滯感,讓她幾乎立刻就聯想到了母親的日記。
根據那本日記中的口吻和記載,蕭懿齡大膽推測,母親其實是來自另一個世界,那裡的律法、習俗、甚至連書寫方式,都與大景不同。
而面前這個男人,按照蕭懿齡來說的猜想,也很有可能是來自於母親的“故鄉”。
如此說來,費尚書此前的性情大變,那些與舊例截然相反的新規,包括這個新奇的表格,一切都有了緣由。
這些都是來自於“那個世界”的東西。
有了這些發現,蕭懿齡已經覺得不虛此行。但她今日來到禮部的目的,卻不是這個。
費尚書見蕭懿齡對這圖表十分感興趣,便提出可以送她一份空白表格,再派人為公主解釋此圖用法。
但又解釋道:前陣子春闈殿試剛剛結束,眼看便是寒食,寒食過後,吏部便開始給新科進士們授官。禮部負責的春闈雖已結束,但餘下的收尾工作依然不少。所以,恐怕只能等寒食之後,才顧得上蕭懿齡這裡了。
蕭懿齡見他主動提及春闈,便順勢說起了自己此行的動機。
“無妨。禮部主辦春闈,乃是為國選材的大事,榮惠明白。只是說起春闈,我聽聞,平陽郡王家的獨子,也參加了今年春闈,還以弱冠之齡奪得榜首。”蕭懿齡笑道。
“是啊。賀氏麒麟子,出身高貴,年少才高,實屬難得。聽聞聖上有意點他為起居郎,日後便是禦前近官,前途不可限量啊。”
費潛說著,語氣中不自覺地帶上些豔羨。
當今大景,男子想要入仕,總有三條路可選。
一是家中顯赫的,可直接以資蔭入國子監,學滿三年後入仕,比如刑部的鐘尚書;二是六品以上官員家子嗣,透過簡選,亦可入國子監,學成後經吏部銓選授官;三則是透過禮部主辦的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
對於讀書人來說,參加科舉,金榜題名,紅袍加身,打馬遊街,可能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夢想。而參加科舉,便意味著不靠家中權勢,與所有人一起公平競爭,讀書人心中也對進士中家境顯赫者高看一眼。
與背景顯貴、年少有為,又參加科舉、正統出身的今科狀元相比,費潛這個因前任禮部尚書失職遭貶,被皇帝隨手一指指來的禮部尚書,可以說是相當地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