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金鯉終現身(第1/2頁)
章節報錯
華夏西北,一座深山老林之中。
有一處被列為特級貧困區的村落裡,四周炊煙裊裊,青山環繞,碧水長流,仔細聆聽,村落深處傳來郎朗讀書聲。
一座寬敞的紅磚房裡,有不大不小將近一百多道書桌,這些書桌上都坐著一個個面黃肌瘦的學子,認認真真拿著手中早已泛黃的書籍,跟隨講臺上的老師,搖頭晃腦揹著古詩。
雖然貧窮滿身,書香氣卻滿溢。
臺上,一個穿著素衣,綁了頭髮的年輕男子,頗具儒生氣質,手中拿著教鞭,黑板上字跡涓涓,一筆一劃都極具靈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唸到一半,年輕男子突然就停了下來,學子們紛紛看向老師。
他走到教室門口,書本負在身後,抬頭看向天空,不免淡笑了一聲,嘴裡喃喃道:“看來時隔八百年,這盤棋,又開始下了啊,徒兒啊徒兒,為師能幫你的,也就這些了,剩下的你自己走。”
話音落下,他抬起手指,敲了敲空氣。
一下。
兩下。
三下。
古語有云,我撫仙人頂,叩指斷長生。
這年輕男子連續三次叩指,像是在敲響某道門,每一次叩指而出,便是一縷浩然正氣。
卻是名副其實的叩指“問”長生。
十幾秒後徐,郎朗讀書聲再起。
儒家有言,以仁為本,克己復禮,有教無類,民貴君輕。
這位活了不知多少年的最後一任“儒聖”,沒有去那文廟中享受香火,更沒有去那祖傳的書院坐鎮聖位。
而是走過一個個貧瘠之地,日夜教書綬禮,將“有教無類”四個大字,印成了人生道義。
天下大義,不過於此。
龍口瀑上。
牽著三隻猴子的邋遢男人,身軀不由一顫,隨後面朝西北,重重鞠了一躬,臉上滿是感激:“多謝師父相助。”
話落,他打了個響指。
三隻猴子極有靈性,連忙乖乖跑到男人面前,像是古代教書授課般,端坐在前。
邋遢男人拿出三張手指大小的紙,以及一支筆,在上面分別寫下三個“仁”字,捲起來後,交給面前的三頭猴子。
“張嘴。”
他淡聲說道。
三隻猴子十分聽話,將這幾張紙咬住。
隨後邋遢男人抬起手指,在它們的額頭上分別彈了三下,彷彿隔著千里之遠,將那三縷浩然正氣,丟了進去。
這三隻猴子恍若突然開竅,直勾勾看向邋遢男子。
“你們帶著這三個‘仁’字,分別去後頭這座山嶽的東,西,北三個方向,找一個合適的位置,等我的差遣。”
邋遢男子揮了揮手。
這三隻猴子便立馬掙脫手中繩索,咻的一下飛奔了出去,眨眼就鑽入人群不見了。
邋遢男子這才滿意點頭,放心將目光看向了那道陰神動用術法強行弄出來的“假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