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而還扒出這位老戲骨,過去“零糖麥片”的醜聞,致使對方直接偃旗息鼓。

此外,還有人說——

“我們夏國的電影,怎麼老是喜歡假借神話傳說故事和人物?就不能搞點新花樣,整一整原創故事?”

“看你們一個個興高采烈的。在我看來,這部哪吒的整體水平,只能算是中上。無論製作還是核心,和國外頂尖、全球熱賣的那些動畫電影,還是很有差距的。”

……

對於上述兩個反對觀點。

有一位影評人,專門為此寫一篇文章、做了一個影片來駁斥。

大致的內容是:

“在我看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確是舊瓶裝新酒,利用了諸多神話角色和元素。可是,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要知道,搞原創是很難的。建立一個系統的世界觀,講一個大多數人都喜歡的故事,不說是難如登天,至少也是殊為不易。而假借神話,就能輕鬆無數倍,在前人的基礎上,修修補補一下,就行了。

且代入感還很強。試問我們華夏人,有哪個不知道孫悟空、哪吒、白素貞的?從這個基礎上,過去的《大聖歸來》、《白蛇緣起》,以及現在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夠成為票房黑馬,都不是什麼偶然,而是……必然!

另外,真的有什麼純原創嗎?遠的不談,就說近處的,東瀛的《火影忍者》、《海賊王》漫畫、動漫,裡面一樣有他們的神話元素,連同歷史上的人物事蹟等等。還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大量的。

再說這部動畫電影的製作水平、用心程度,在我看來,就算和那些火爆全球的大牛動畫電影相比,一樣是不遜色的。

你們有沒有發現,電影中的打鬥場面,格外的流暢。那是因為,《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純3D的,還採用了30幀的技術。

要是你們關注了他們的官方,諸如微薄、短影片之類的賬號。就會發現,自電影上映以來,他們丟擲了許多原畫,每一張都是精細無比、精美無比。

最後,我再說一個題外話,你們知道,哪吒為什麼這麼‘能打’,票房這麼高嗎?

全靠同行襯托?誠然,有一部分這個原因,與之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質量都太差了,可謂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部……閤家歡的動畫電影!

什麼意思?字面意思。就是大人小孩都喜歡、都愛看。電影的核心元素是家庭教育,在搞笑的同時,還有熱血與激情。講完故事後,還伴隨著講了一點道理,不是死板的說教,還很淺顯易懂。

於是,家長們都願意帶著自家的孩子,一起走進電影院。假如是一家三口,那就是三張電影票。更別提,現在二娃政策落地,一家四口的也不少。基於此,票房不高,那才奇了怪了。”

恰巧,王耀也看到了這篇文章與這個影片。

待王耀看完後,他恍惚間,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原來如此。”

王耀自語道。

有一說一,當初王耀拿到劇本時,只覺得很好看、會大賣,至於深層次的原因,他並不知曉理解。

同一時間,系統的聲音又在王耀耳邊響起:

“叮,對於這位影評人如此深刻的分析,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名義上的編劇,宿主要如何回答呢?

選擇一:評論對方說的,也就是自己想的。獎勵:一百萬,‘裝逼王’稱號,佩戴後裝逼慾望+100%。

選擇二:實話實說。獎勵:世界級魔術師才能。”

沒有猶豫,王耀選了選項二。

之後,王耀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各大官方賬號上,以編劇的身份,對這位影評人回覆道:“其實嘛,我真沒想那麼多。”

看到這個回答,周思敏對他道:“王耀,你也太實誠了吧。”。

與此同時,網友們看到這也樂了。

還有人給出了一個經典評論:“編劇就一個臭寫劇本的,他懂個錘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狗頭·jpg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