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康王朝,肅王領地,介城。

身著官袍,剛剛吃完早飯的介城城守,邁步走入堂中。

剛在主位上坐下,屁股還沒坐熱,他突然聽到了腳步聲。

只見堂外,一名士卒快步奔來,嘴中還急聲喊著,“報!有急報!”

奔入堂中,士卒惶急彙報,“大人,偵騎在城外東側,二十里之地,發現有一大片足跡!”

介城城守聞言,頓時一驚,“往哪兒去?”

“往南!”士卒急聲答道。

介城城守因為肥胖,而本就微小的眼睛,緊縮起來,如同針尖一般!

他急速尋思。

前日晚,耀城城守聚齊三方勢力,合兵十一萬,悍然入侵,攻入肅王領地。

肅王加急調派各城兵馬,北上抗敵,足跡應該是自南往北才對。

再加上,介城已是肅王領地中,最為南邊的城池,周邊城池的兵馬,只能是往北而去,豈會有往南的足印。

頃刻間,他就記起之前,耀城城守派出五千騎兵,悄悄南下的事情,莫非這些足跡,就是敵方暗中派出的兵馬?

顧不得多想,介城城守連忙傳令,“大派偵騎,嚴守城池,不可有任何疏忽大意!此外,派人即刻前往極千城,將此事告知王爺,由王爺定奪!”

士卒聞言,連忙應是,正要離去,就聽到介城城守大喝,“等等!”

士卒頓時訝異,連忙停下,轉過身,躬身看著介城城守。

沉思片刻,介城城守緊皺眉頭,接著說道,“派人南下,將此事告知恭王,讓其做好防備,以免遭受突襲!”

他隱隱猜到,如果這批兵馬,來自於耀城,那就意味著,耀城城守已有兩次派兵南下。

對方屢次如此行動,很可能與秦易達成了某種協議,說不定是想夾擊恭王。

身為肅王麾下,乃是恭王的盟友,介城城守自然有必要,將此事告知恭王,免得對方腹背受敵,以致損失慘重!

……

看著地圖,秦易的眼睛,微微眯起。

戰爭版地圖中,清晰可見,來自耀城的一批兵馬,已經進入了恭王的領地。

這批兵馬,約有數萬,比之前的兵馬還要多,卻能在短時間內越過肅王的領地,原因很簡單。

因為肅王的兵馬,已被正面進攻的十一萬城守派兵馬所吸引,派出的偵騎和斥候,都集中在北面,提防敵兵的舉動,而對於東側,沒有太多防範。

秦易已猜到,對方抵達恭王領地邊緣,靜立不動,很可能是等著自己動手。

說不定,對方已經派人前來,督促自己出兵。

就當他如此思索時,茅力夫突然走入正堂,恭聲說道,“王爺,許言再次前來,說是有要事相商。”

哦,老熟人……秦易微微一笑。

上次前來商議的,正是這個許言,面容黑褐的男子。

沉思片刻,他便有了計較,於是說道,“帶他進來。”

不多時,一臉黑褐的許言,疾步走入堂中,拱手作揖道,“下官許言,拜見王爺!”

秦易點頭,“無須多禮,如何,爾等可有動身南下?”

許言當即應道,“我方四萬兵馬,已抵達鈞城邊緣,只待王爺進攻預城,我等便會立即響應,助王爺一臂之力!”

我看,你們是等著我吸引火力,好方便你們搜尋項曲的位置吧……秦易暗中腹誹,面上卻露出鄭重,點頭說道,“本王明白,你回去告知主將,本王將於明日己時,進攻預城!”

《天阿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