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京,宮城側殿。

陸靖儀等人,皆坐於殿中,商議要事,彙報各部任務進展。

司綺梅率先說道,“下官已命戶部吏員,統計瞻京之中的所有人口,以及城中所剩的軍備、糧草,等等,不日便可得出具體數值。”

“兵部也開始徵集逃兵、調撥兵員、選拔難民,組成軍隊,準備派往各城,恢復管制。”兵部尚書接著說道。

工部尚書沉吟片刻,接話道,“工部這邊,下官也派出諸多吏員,查探各城損壞情況,往後會統一修繕。這類工作,可以安排給難民,給予住食,和些許錢財,既能避免難民餓死,又能利用青壯,一舉兩得。”

“下官已讓所有到京中避難的官吏,前來吏部衙門報備,而後根據職位,進行統籌安排。”吏部尚書緩聲說道。

刑部尚書接著說道,“之前,王爺未曾回援時,許是因為絕望,城中不斷出現刑桉,刑部吏員與捕快,忙得不可開交。但如今,戰事安定,瞻京再無覆滅之憂,刑桉就減少了一大半!”

眾人聽了,都點了點頭,此乃正常。

有些人,以為末日將至,必會做些平日裡不敢做的違法亂紀之事,但一切,都因為秦易的回返,而霍然改變。

未曾彙報的重臣,只剩禮部尚書,他看了眾人一眼,說道,“禮部近來無事,只等著王爺回返,便繼續籌備登基事宜。”

定軍侯聞言,搖頭說道,“今日起,便可開始籌備了。”

上一次,因為拯救武相,耽擱了登基,但這一次,秦易登基,乃是板上釘釘之事。

而他估測,秦易無須多久,就會回返。

屆時,蒼元無難,秦易登基,君臨天下,可謂是雙喜臨門,普天同慶。

這等大事,豈能等待,自然是越早準備越好。

“可以讓司天監先看看,選幾個合適的日子。”陸靖儀補充道。

禮部尚書連忙點頭應是。

接著,巡視眾多大臣,陸靖儀繼續說道,“這段時日,勞煩各位大人,多費點心,督促麾下妥善的完成任務,得儘快將滯留京中,以及瞻京東側的諸多民眾,送返各城。”

唯有各部的工作進展到位,才具備讓民眾回返的條件。

“此外,也應輕徭薄賦、鼓勵開荒……讓眾多民眾,肯於回返家鄉,恢復民生。”陸靖儀緩緩說道,“這些,都需要各位大人盡心盡力,方可讓百廢待興的王朝,儘快恢復原樣!”

眾多大臣,連忙齊聲應是。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躬身入殿,恭敬稟報,“啟稟娘娘,兵部侍郎求見。”

眾人頓時明白,前線有戰報傳來!

陸靖儀點頭道,“宣!”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戰報,很可能是秦易與象戎第三戰的結果,所以她頗為期待。

而一旁的司綺梅,不由得明眸微睜,纖手緊握。

這幾日,她一直在等待戰報,擔憂秦易,生怕他出現危機,受到損傷。

但如今,戰報傳來,她反而緊張起來。

得到宣召,兵部侍郎躬身入殿,對著陸靖儀,拱手行禮道,“微臣拜見皇后娘娘!”

陸靖儀點頭,“無須多禮。”

她尚未成為真正的皇后,但大家日夜這麼喊,她已習慣了,再無往日裡的尷尬和牴觸。

“適才,戰報傳來,微臣不敢耽擱,便匆匆入宮。”說罷,兵部侍郎將手中的綢質文書,恭敬遞上。

一旁的太監,上前接過,恭敬地遞給了陸靖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