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斥候傳報,象戎正攻向瞻京,我等應速速南下救援!”堂中,一名將領急聲說道。

孫興稜眉頭緊皺,沉默不言,急速思索。他完全沒想到,局勢竟會惡化成如此!

這些該死的象戎,為何在王爺離去之後,才全力南侵?如今這情況,該如何是好?

他知道,平流軍鎮距離瞻京,頗為遙遠,訊息傳遞過來,需要不少時間。

他們剛剛收到象戎兵發瞻京的訊息,而這,卻是數日前的訊息。很可能如今,象戎已兵臨瞻京,開始攻城!

該不該出兵救援,這是軍鎮中,眾多將領爭執的一點。有的說,瞻京乃臨瞻京都,京都有難,百官臨危,理應救援。

有的說,瞻京未曾傳令,平流軍鎮不得擅動。有的說,有一路象戎兵馬,正攻打天佑,而天佑很可能會覆滅。

屆時,這批兵馬就會南下,平流軍鎮應重兵把守,擋住象戎,避免臨瞻腹背受敵。

眾將吵得不可開交,而孫興稜思考許久之後,偏向於不出兵。若是瞻京有意,必會傳令,命他們出兵,可至今未有命令傳來,可見瞻京沒有此意,所以不得擅自出兵。

再加上,正如些許將領所說,北側有一批象戎,逐漸逼近。一旦天佑滅亡,這批象戎就會南下,悍然入侵。

所以平流軍鎮,需要留兵駐守!沉默許久,孫興稜才艱難說道,

“等待命令,不可擅動!”說罷,他眉頭依舊緊皺。如今乃危難之際,一舉一動,都需慎重考慮。

否則,將會遺禍無窮!不由得,他望向東方,心生期盼,希望秦易儘快回返。

他有些懷念,當初聽從秦易指令行事,無須顧慮的日子。不是他不善動腦,只是如今,事情太過重大,他的決策變得極其重要,這讓他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如履薄冰,每一步,都走得謹小慎微!

若是走錯一步,釀製慘禍,他就成了千古罪人了!這個罪責,他承擔不起,所以才做出了等待命令的決定。

見孫興稜望向東方,眾將皆知其意,也不由得,一起望向東方。他們,都在等著同一個人!

……在水手的快速操作下,勁風帶動戰船,在汀河上急速駛過!不多時,丁陽渡口遙遙在望!

船上眾人,都不由得激動起來,也滿心緊張!一旦下船,他們就得面對,讓秦易這等強人都霍然變色的局面!

船隻駛入渡口,靠岸之後,秦易迅疾下船!戍守渡口的校尉,帶著眾多守卒,連忙奔上前來,臉上盡是喜意。

他們遠遠看到戰船駛回,便知道秦易回來了,全都欣喜莫名。很可能,臨瞻有救了!

校尉連忙拱手,

“卑職見過王爺!”秦易無暇多說,連忙吩咐,

“準備兩匹駿馬!”校尉連忙應是,快速安排下去。緊接著,其餘人皆已下船。

武相、慕浩壤、幾名將領,都來到秦易身旁,凝重地望著他。他們知道,事情緊急,秦易在這兒就會做出安排,而不會等到回返平流軍鎮之後。

他們知道的也不多,只從秦易嘴中,得知象戎正在攻打瞻京,其餘一切,盡皆不知。

但這一點,就足以讓他們明白,局勢是何等嚴峻!守卒牽來兩匹駿馬後,秦易對武相沉聲說道,

“老師,瞻京危急,恕學生不能久陪!”武相鄭重點頭,

“去做你該做的事。”面帶肅色,秦易沉聲安排,

“接下來,我先行騎馬,趕回平流軍鎮,帶領兩萬易字營南下救援瞻京!”思路客

“老師,您率領十五萬平流兵馬,以及這五千名勁武卒,北上救援天佑,興稜和浩壤作為輔助。還請老師和諸位一路小心,以自身為重,謹慎行事!”得知瞻京危難之後,秦易一路思索,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時間急迫,沒人能確定,瞻京能守上多久,所以得儘快回返。而恰好,他之前離開瞻京,前往平流軍鎮時,帶走了兩萬易字營,如今都留在平流軍鎮,可以帶著,回援瞻京!

至於北側的象戎,也須派兵阻攔,以免腹背受敵,所以他才讓武相率兵北上。

若是救不了天佑,也無可奈何,一切以保全自身為主!慕浩壤聞言,急聲說道,

“王爺,您僅僅只帶兩萬易字營,完全不夠,為何不多帶些兵馬?”秦易搖頭,沉聲應道,

“回援瞻京,如同救火,一定要快,唯有帶上騎兵,才能儘快回返!”武相皺起眉頭,

“要不你帶兵先行南下,平流軍鎮也分派一些兵馬,隨後趕往瞻京?”步卒的確會拖累速度,但僅僅只有兩萬易字營,若想援救瞻京,難度極大!

所以他才如此提議。

“無須,戍北軍鎮和衛西軍鎮尚有兵馬,屆時,我可根據情況,調動其中兵馬!”秦易搖頭說道。

透過系統地圖,他已發現,瞻京只調動了部分衛西兵馬,戍北軍鎮和平流軍鎮都未調動,顯然是覺得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