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將收入囊中的十一座城池,全部納入管治,處理好城防、安民等措施之後,秦易率領十八萬兵馬,揮師北上!

出兵之日,一篇檄文迅速流傳,秦易釋出的,征討城守派三方的檄文。

檄文中,痛斥城守派三方不講信義,撕破盟約,悍然突襲,乃世間少有的無恥之人。

無恥之餘,還殘暴無道,欺壓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為禍數十城,為萬民所惡。

因此,秦易便方才率領正義之師,揮師北上,順應天命,拯救流康萬民於水火之中,還萬千黎庶一個新天!

檄文傳到耀城之時,秦易就已率兵來到了幾日前,投降於城守派的小城。

由於投降有功,這座城池的城守,並未被撤換,依舊擔任城守之職。

但顯然,城守派並未打算死守這座城池,所以沒有派來重兵,城中僅有萬餘人馬,顯然是想做消耗之用。

讓這座城池,成為秦易進攻耀城之前的絆腳石,對其產生消耗。

但怎知,這顆絆腳石有自己的思想,或者說,這顆絆腳石,看起來是絆腳石,實際卻是牆頭草。

秦易率領重兵抵達時,正擺開陣勢,準備攻城,卻突然看到城牆上,豎起了一面白旗。

這座小城,投降了。

這個情況,讓秦易有些錯愕,他沒有記錯的話,這座城池的城守,剛剛向城守派乞降沒多久。

來到這裡幾年,他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厚顏無恥的牆頭草。

當然,對方獻城,豈有不要之理,但對於投降的城守,秦易的處置,一般是從小吏做起。

也就是說,剝奪對方的城守之職,將對方調派到其他城池,擔任吏員。

既完成了承諾,投降就封官,又能避免此人擔任要職,而為非作歹。

如此一來,可識別此人是否可靠,若是可靠,並無二心,且品性可以,政績出色,那麼,吏部不會埋沒有能之人。

花費了些許時間,安排將領帶兵入城,接收城池,頒佈戒嚴法令等等,弄妥之後,秦易便率領兵馬,繼續北上!

行軍較長時間,秦易來到了第二座城池,城守派付出八千傷亡,才奪下的小城。

《鎮妖博物館》

此城中,守將乃是耀城城守的心腹大將,並無二心,而城中守卒約有八千,所以秦易沒有浪費口舌去勸降,擺開戰陣,推出投石車,直接開打!

一顆顆石彈,飛射出去,將這座夯土城池,打的狼藉不堪,再無城池模樣。

眼見城牆垮塌,露出一個可容五人同時透過的裂口,秦易當即下令,停止投石。

待到塵霧消散,碎石不再四濺,他才勐地揮手,下令,前軍進攻!

在數萬精銳的衝擊下,城中八千守卒,就如巨浪中的一葉小舟,頃刻覆滅。

此城,輕鬆奪下!

流康六十一城,秦易麾下,已奪四十一城!

流康三分之二的城池、疆域,及人口,都已納入秦易囊中!

眼看已是晌午,秦易便下令,重兵駐紮於城外,生火做飯,休息片刻時間,下午時分,再揮師北上,兵臨耀城之下!

入城處理好管治事宜,吃過午飯,稍稍歇息一下,秦易便令人敲響戰鼓,全軍開拔,目的地——耀城!

傍晚時分,秦易率領重兵,抵達耀城南側二十里,開始安營紮寨!

隨著秦易兵馬的到來,耀城之中,人心惶惶。

不論是底層士卒,還是高層將領,亦或是三大城守,都變得惶然不安!

“盧大人,莫要再轉了,轉的我頭暈目眩!”看著不斷踱步,繞來繞去的耀城城守,濱城城守禁不住勸道。

聞言,耀城城守只能坐回椅子上,臉色凝重,沉默不語。

三峰城城守,壯碩無比的漢子,皺眉問道,“難道我等只能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