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衝到殿中,兵部尚書驚聲喊道,“陛下,城牆……城牆破了!”

“嗡!”

彷佛有股巨大的銅鐘,在眾多大臣的耳邊驟然響起,他們感覺到目眩神迷,身子搖晃,無法站穩。

坐於龍椅之上的蔡紹,數日之間,頭髮已徹底白了,滿臉頹喪,他緩緩閉上了眼睛。

許久後,才艱難睜開,眼中已是通紅!

踉蹌起身,蔡紹聲音非常沉,也非常低,就如奄奄一息的病獸,艱澀說道,“眾位愛卿,隨我出降吧……”

他特意於今日,將眾多大臣召集於殿中,就是做好這個準備。

這是他身為君王的尊嚴。

哪怕投降,也要投降的體體面面,百官必須亦步亦趨的跟在他後面。

如今,這個時刻真正到來,他才發現,自己並沒有預想的那麼坦然。

滿心都是不捨和絕望!

之前做好的心理建設,在一剎那間之間,徹底崩潰!

要不是有太監扶著,他幾乎要跌到在地。

眾多大臣眼眶通紅,有的甚至哭泣起來,殿中充滿了哀慟的氣氛。

縱使絕望和悲哀,但他們對於秦易,沒有恨意。

平凡之輩,對於曠世英才,沒有怨恨的底氣。

更何況,如果敵將不是秦易,他們根本就沒有勇氣待在這裡,只能畏畏縮縮地躲在家中,瑟瑟發抖,擔憂自己的命運。

只因秦易不殺降,不擾民,他們才能保住項上人頭。

沒有恨意,但卻有怨,怨己方如此不濟,敗得如此快速、如此徹底!

哭喪著,眾多大臣跟隨身穿朝服,頭戴平天冠,服飾極為莊重肅穆的蔡紹,一步步朝著殿外走去。

每一步,他們都走的極其沉重,神色愈發哀慟。

而蔡紹,則在太監的扶持下,走在最前頭。

遠遠的,他已能看到宮城門口,有一隊黑甲騎兵駐馬停留。

這些騎兵的前頭,有一名銀鎧將領,手持長槍,身姿筆直,目泛冷芒,滿面肅殺!

看到此將氣勢不凡,蔡紹便已明瞭,對方很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臨瞻名將,秦易。

感受到對方的冷厲氣息,蔡紹心中微顫,但旋即,便鼓起勇氣,勐地推開太監。

踉蹌地,緩緩地,他獨力往前行去。

眾多大臣見了,愈發悲哀。

他們知道,國君原本想在城破之際,從地道逃出去,但黎京四面被秦易所困,想要逃出去,談何容易。

極可能會被敵軍擒下,被侮辱、被玩弄,丟盡臉面。

就算逃亡成功,也會載入史冊,被世人所不恥。

因此,猶豫了很久,蔡紹最終選擇勇敢面對。

他怯懦了一輩子,如今不再想怯懦了!

所以才率領百官,出城坦然面對敗局。

由此,哪怕載入史冊,也不會遺臭萬年。

敗給秦易,這個曠世人傑,並不丟臉!

他相信,以秦易之能,自己絕不會是唯一一個,向對方乞降的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