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麾下,朝預城策馬趕去,麟龍先生的臉上,盡是凝色。

他發現,秦易比他想象的還要難以對付,看來此人,被稱為戰神,果然不同凡響。

既如此,就要認真對待了,以免因為輕視,而遭了對方的道。

如此想著,他看了看日頭,時至正午,於是喝道,“休整片刻。”

已經急奔了一個上午,理應休息,更何況,他隱隱猜到秦易接下來的舉動,需要儘快寫信,傳遞回去。

書信加急遞送,會比他們快上許多。

擺了擺手,拒絕麾下遞來的乾糧,麟龍先生說道,“拿紙筆來。”

不多時,紙筆遞上前來,麟龍先生接過,一名士卒頗為機靈,頃刻就四肢著地,跪伏在地上,以背為桌。

麟龍先生當即將宣紙,鋪在士卒的背上,奮筆疾書起來。

寫完後,將宣紙摺好,塞入信封之中,打上蠟封,麟龍先生喚來一人,鄭重說道,“軍情緊急,不得延誤,速速送回預城!”

士卒知曉,麟龍先生乃是恭王信賴的謀士,對方既然說軍情緊急,那便是真的緊急,當即接過書信,塞入懷中,牽上兩匹馬,朝著預城急奔而去。

一匹載人,一匹換乘,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儘快趕到預城。

看著士卒遠去,麟龍先生才接過乾糧,皺眉吃了起來。

信中,他已寫明,以他對秦易的分析,這個時候,對方很可能會率兵,越過數座城池,抵達預城周邊,襲擊眾多趕往預城的兵馬。

別人不敢做,但秦易絕對敢做,此事看似瘋狂,但對對方來說,卻是稀鬆平常!

因為,對方已做過不少!

當初,流康突然出兵,攻打臨瞻,奪下對方的城池之後,臨瞻不論如何,都無法將城池奪回。

臨瞻武相,便採取了反攻流康,以攻為守的策略。

秦易正是那時候,率兵襲入流康,攻打臨西大軍倉,而後被眾多兵馬包圍,對方非但沒有滅亡,反而還消滅了己方多股人馬,安然南下。

所以,在亂軍之中流竄突襲,乃是秦易的拿手好戲。

得避免對方,在這個時候故技重施。

否則,趕往預城的眾多兵馬,必將死傷慘重!

所以,麟龍先生才緊急寫信,讓恭王做好防範。

應該不會太晚……想到這,麟龍先生白淨的面容上,憂慮減少了許多。

……

看著戰爭版地圖,秦易微微皺眉。

只見預城周邊,眾多紅點,突然加速朝著預城趕去。

速度極快,顯得有些倉促。

甚至有些紅點,所過之處,顯露出一個個黃點。

而黃色,在戰爭版地圖中,代表了輜重。

為了儘快趕到預城,這些傢伙,有的甚至連輜重都丟棄了,這是為何?

莫非,是預城出現了變故?

不,很可能,是對方猜到自己會來!

沒錯,秦易來了,來到預城周邊。

得知雙王即將聯手,他就立即派出騎兵,趕到肅王領地,假作自北往南傳信,施展疑兵之計。

同時,他還派了一批騎兵,趕到蒼山,在蒼山之中,不斷移動,製造出大批兵馬過境的痕跡。

此兩計,皆已生效,讓肅王和城守派互相猜疑,導致雙王聯手,不攻自破。

機不可失,秦易沒有停滯不動,而是將主力交由景勳統轄,他則率領萬餘名易字營,靠著戰爭版地圖,繞過兩城,也繞過敵方偵騎,來到了預城附近。

他準備,挨個蠶食趕往預城的兵馬,這些兵馬,多則數萬,少則上千,是非常好的打擊物件。

一趟游擊戰下來,必能讓對方,兵力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