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凌府城中,秦易待了幾天,一直在處理罰沒鄧家財產的事宜。

待到弄妥之後,看著數百箱財物,在府城駐軍的押運下,送往瞻京,秦易就笑開了花。

他完全沒想到,鄧家竟有如此龐巨的財富,富可敵國,說的就是這樣的家族!

除了有接近上千箱的財物,鄧家還有許多不動產,在王朝各地,皆有田產、房產等等,秦易盡皆罰沒,地契疊在一起,極厚,放在地上,可達成·人大腿處!

這些,都會交由戶部派人打理,充為國有。

如此殷實的的家底,估計北面的樊駿兩國,所擁有的財富,都未必比鄧家多多少。

難怪前世,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原以為是誇張,沒想到,竟是事實。

如此一來,國庫必定充裕不少,綺梅處理起戶政來,也會輕鬆很多。

想到這,秦易便接著,給定軍侯等人傳去密信。

信中寫明瞭,一些對付鄧家的手段,對於鄧家安插在官府中的家族子弟,進行稽核,無才者,違法犯紀者,盡皆降職或革職。

全面打擊鄧家的殘餘勢力。

對於剩下的四大家族,秦易也給出了許多削弱的法子。

藉著鄧家刺殺攝政王的由頭,處理世家之患,乃是極佳機會。

畢竟如今,事情發酵出去,得知鄧家如此瘋狂,竟敢刺殺攝政王,整個朝野,不論是官府,還是民間,皆已義憤填膺,對於鄧家以及其餘世家,不斷口誅筆伐。

在這樣的勢頭下,朝廷使出整治手段,縱使其餘世家心有不服,也不得不依令行事。

否則,鄧家就是前車之鑑!

要不削弱,要不直接衰落!

除了憤怒於秦易遇到危險,民間黎庶,也不斷頌揚秦易為民除害的事蹟。

堂堂攝政王,高高在上的人物,竟然為了兩個百姓,而親自出頭,為受辱者聲張正義,如此仁心之主,乃臨瞻之大幸!

眾人開始期盼,秦易登基之後,王朝必定會越來越好!

聲望再次大漲,以至於秦易離開明凌府城時,百姓自發歡送,城門口盡是人頭湧動。

茅力夫見了,不由感慨,發現秦易的人望,已高到沒邊。

在百姓以及府衙官吏的恭送下,秦易離開了明凌府城,繼續北上,朝著流康,急速馳去!

……

秦易為民申冤的事蹟,以明凌府城為點,不斷朝四周傳揚出去,所知者越多,為其頌揚者,也越多。

直到數日之後,此事隨著密信,一同傳到了瞻京。

頓時,民間為秦易歌功頌德,而朝廷上,一些有識之人,則為秦易的高瞻遠矚,敬佩不已。

他們已然猜到,秦易幫助百姓是真,藉助這個機會,對付尾大不掉的世家,也是真。

世家龐巨,附在王朝之上,猶如水蛭,不斷吸血,須得將之處理,方才利國利民。

除了稱讚,也有不少人感嘆,官府之中,將迎來不小的變動,但長痛不如短痛,此事早點解決,與往後再難處理相比,好上許多。

另有一些人,唉聲嘆氣,甚是悲愁,這些都是世家之人。

靠著世家之力,他們輕輕鬆鬆就走到了一些寒門子弟,以及一些貧民子弟難以走到的高位。

但如今,也將被世家所累,丟官降職,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