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正率領兵馬,往北進發,突然聽到親兵來報,說有一名士卒,從背後急追而來,帶了從瞻京傳來的信件。

秦易微微眯眼,旋即便猜到,估計是有難題,定軍侯等人無法決定,才傳出信件,想讓自己來決斷。

於是,他揮手,示意部卒停下,等待來人。

不多時,士卒追近,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信封,恭聲說道,“王爺,此信乃是侯爺讓卑職加急送來。”

秦易點點頭,伸手接過,看了一眼,不由沉吟起來。

信中寫的事情很簡潔,就一句話,兵部尚書認為,王朝兩處作戰,兵力損耗不少,已出現空缺,理應徵召兵馬,以備不測。

後面則寫明瞭,此事重大,定軍侯認為,理應由秦易來決斷,因此才傳信過來。

秦易沉思片刻,便出聲說道,“拿紙筆來。”

候在一旁的親兵隊長茅力夫,立即將命令安排下去,不多時,就有一名親兵拿來文房四寶。

將宣紙鋪在馬背上,秦易拿起尖毫,沾了墨汁之後,便在紙上快速書寫。

醒目的茅力夫,也已安排麾下,拿來信封和白蠟。

寫完之後,秦易便將宣紙對摺,塞入信封之中,而後,接過茅力夫遞來的,已用火摺子燒化的白蠟,滴在信封的開口之上。

做好蠟封之後,秦易便將此信,交給來人,鄭重說道,“將此信傳回去,莫出差錯!”

來人點頭,接過信奉,小心翼翼的塞入懷中,便調轉馬頭,朝著東南急趕而去。

望著來人遠去,秦易微皺眉頭。

對於定軍侯的詢問,他的決定是,可以徵兵,但以小規模為宜,且要著重練兵。

因為,兵在精而不在多。

光徵兵而不練兵,意義不大。

原本,他並不打算徵兵,畢竟王朝連續征戰,理應休養生息,而不該窮兵黷武。

但他隱隱感覺到,接下來,會有不少大戰。

光是對付穆王,就已非易事,更何況還有流康,以及大離。

尤其是大離,在一旁虎視眈眈,要不是其正逢內亂,說不定此刻,早就入侵臨瞻了。

因此,兵馬不足時,的確得徵召一些,以備不測。

……

召烈府城,府衙正堂。

穆王坐於主位,與眾多將領商議,一名士卒突然奔入堂中,高聲彙報,“啟稟陛下,秦易已擊潰寧尤山匪,率領定嶽援兵,朝著召烈府開拔而來!”

堂中眾將,聽聞這個訊息,禁不住臉現憂慮。

他們雖知道,跟著穆王,走上造反一途,終究會對上秦易的兵鋒。

但沒想到,這一日會來的如此之快。

穆王黑沉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神色,彷佛對於秦易即將到來,並沒有絲毫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