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召烈府眾多城池中,小城居多,若是被敵兵攻佔,己方失利不說,還會導致士氣大跌。

如此想著,穆王說道,“召烈府不容有失,朕須北上!”

他要親自指揮召烈士卒,擊潰安東兵馬!

眾人聽了,急聲勸道,“陛下,不可親身犯險啊!”

“陛下,您應坐守瞻京,統籌大局,末將替您前去,必將勠力拼殺,擊潰敵兵!”

“陛下,還請三思啊!”

穆王搖頭,瞻京沒有什麼好坐守的,他在不在這裡,沒有什麼差別。

但若是召烈府失利,就再難翻盤,所以他定聲說道,“無須再勸,朕意已決,爾等留守瞻京,須小心謹慎,若是出了問題,朕唯你們是問!”

穆王如此說,眾人不敢再勸說,只能拱手應是。

他們只希望,穆王此去,能夠擊敗敵兵,安然歸來!

……

急速行軍數日,秦易已進入臨瞻地境,從召烈府最右側繞過,抵達言義府境內。

進了臨瞻疆域,他才得知,不僅瞻京陷落,就連召烈全府二十三城,都已歸降穆王。

甚至有小道訊息在傳,赤心門總部就在召烈府,而穆王正是得了赤心門的支援,才擁有如此雄厚的基底。

這情況,讓秦易萬分惱怒。

沒想到,赤心門的幕後主使者,竟是穆王!

這廝,隱藏的好深啊。

只是不知對方有幾張麵皮,竟如此能偽裝!

收斂怒意,秦易立即派出偵騎,四下打探訊息。

雖然兵貴神速,但對局勢完全不瞭解,就冒冒失失地奔向瞻京,絕對是自尋死路。

情報也非常重要,能夠讓他根據情勢,想出更為有利的策略。

至於召烈府叛軍,他打算先不理會。

最重要的,是先穩定局勢。

只要將瞻京奪回來,就能穩住軍民之心,而後再一一征伐各處叛軍。

此刻,他已於荒野中,命全軍安營歇息。

之所以停下來,並不是為了等待斥候回報,而是因為軍中糧草,已所剩無幾!

召烈府之內,全是叛軍,無法從流康運糧過來,所以秦易部卒,只能食用回援時所帶的乾糧。

雖然他已命令下去,省著食用,但再怎麼節省,也無法支撐太久。

如今已過去數日,軍中所剩糧草,已然見底。

這是秦易回援以來,遇到的巨大問題。

若是處置不好,輕則戰力削弱,士氣驟降,重則不攻自潰!

思索了一晚上,秦易無奈,只能決定,到附近城池討要糧草。

此處乃是言義府,並未被叛軍所攻佔,眾多知府縣令,也都表明態度,寧死不降。

這些人都是己方陣營,向他們討要糧草,應該會給。

只是這樣一來,訊息可能會走漏,無法再匿息趕往瞻京。

但不論如何,都得先解決糧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