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語剛落,就有一名喜氣洋洋的官吏,邁步出班,恭聲說道,“陛下,武相與定軍侯兩名逆賊,皆已授首,但臨死前,這兩名逆賊為非作歹,殘殺女帝與眾多皇室宗親。”

“如今,已無人可以繼任,唯有陛下您,撥亂反正,為臨瞻就立下汗馬功勞,乃最佳人選,因此微臣提議,應由陛下繼任大寶,登基為帝,此乃臨瞻萬民之幸事!”

此人乃是穆王幕僚,如今被提為三品侍郎,臉上的歡喜,自然是真的。

而他所說的,在場官吏皆知,全是一派胡言。

不過是一塊遮羞布罷了。

倘若眾多城池的知府縣令,不肯臣服,亦或是起兵勤王,那他說的再好聽,再怎麼粉飾,也都無濟於事。

聽到侍郎所說,穆王搖了搖頭,緩聲說道,“不急,如今臨瞻大亂,必有宵小作祟,朕須平穩政局之後,方可登基為帝。”

眾人聽了,眉頭猛地一跳。

冠冕堂皇!

要說宵小,這廝就是最大的宵小!

但他們已然臣服,不管是真心實意,還是不得已為之,都不敢拿性命開玩笑,所以無人敢於辯駁。

他們知道,穆王一定是想征服臨瞻全境之後,才登基為帝。

但這並不容易,因為穆王惡名,早已流傳在外。

沒人會擁護暴君,反抗者,必定不少。

“陛下英明!”那名侍郎恭聲應道。

見無人上奏,穆王便定聲說道,“武相與定軍侯兩名逆賊,雖已被斬殺,但各大城池中,必有其同黨。因此,朕將傳召,命諸位知府縣令,上書陳表,闡述吏員概況,若違令不遵,必有嚴懲!”

武相與定軍侯,都未身死,但為了穩定局勢,穆王才如此宣稱。

而這番話,也不過是漂亮話,主要目的是,傳令下去,命各大城池臣服,不服者,必將重兵征伐!

而以穆王的性子,若不降服,城破之後,必定會斬殺城中所有官吏。

因此,接下來,便是對眾多知府縣令的考驗,穆王自己,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肯於臣服。

但他不在乎,若不肯,便一一打服!

……

幾日之後,清晨時分。

瞻京宮城,大殿中,僅有穆王,以及幾名武將。

這些武將,皆是穆王心腹,最早投效他的人,有司徒宏光、禁軍嚴將領嚴安義、禁軍將領衡英等等,還有兩名赤心門將領。

赤心門的宗旨,本是推翻臨瞻,但穆王隱藏身份,博得老門主信任,成為新任門主之後,就將赤心門改造成,為他野心而服務的工具。

赤心門高層的目的,已不再是推翻臨瞻,而是輔佐穆王,讓其登基為帝,眾人可以此,獲得從龍之功。

如今,摘得勝利果實,眾多出力不少的赤心門高層,都將獲封。

因此,這兩名赤心門將領,已從地下組織的將領,一躍成為天子近臣,當朝武官。

此刻,眾人臉上,都有著一絲惱怒和凝重。

他們沒想到,眾多城池,不僅不臣服,有的竟然還發出檄文,痛斥穆王謀逆造反,殘暴無道,理應誅之。

一時間,天下口誅筆伐,臣服者,幾無一人!

這情況,出乎司徒宏光等人的意料,但穆王卻沒有太多驚詫。

他心中,反而生起濃濃的怒意。

先帝和武相,不喜他的殘暴,而將皇位傳於女帝。

臨瞻萬民,不喜他的殘暴,怒斥他謀逆犯上……即如此,那他便以鐵與血,打服萬民,讓他們知道,權力,在刀槍之上,而不是在嘴上!

不得人心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