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男子微微眯眼,他明白趙良言打的什麼主意。

大離越亂,流康越有利,所以趙良言不僅樂見其成,甚至還願意幫上一把。

“在下就替殿下,謝過趙相了!”青衫男子拱手說道。

旋即,兩人相視一笑,只是笑容中,意味各不相同。

……

瞻京,金鑾殿。

龍椅之上,身著朝服,頭戴平天冠的女帝,美豔的面容上,滿是凝重的神色。

她輕點了點頭,一旁的太監,便高聲喊道,“宣荊朝來使,入殿覲見!”

眾多太監接力,一個傳一個,將宣見的命令,傳出大殿。

不多時,就有三名荊朝大臣,躬著身子,提起荊朝官袍,低頭疾步走入殿中。

一路走到階下,三名大臣深深躬身,恭敬喊道,“荊朝鴻臚寺諸官,拜見陛下!”

女帝抬手,輕聲說道,“免禮。”

為首的荊朝臣子,微微直起身,望著臺階,不敢看向女帝,恭敬且悲聲說道,“陛下,大離侵入我朝領地,奪取我朝數座城池,以至於我朝十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棲身荒野!”

“我朝男兒,奮力抗擊,但難擋敵兵刀鋒,數戰連敗,情況不容樂觀,還請陛下發兵,支援我朝!我朝民眾,必感激不盡!”

聽完荊朝使者所言,殿中眾多臨瞻大臣,都竊竊私語起來。

突然,文相邁步出列,沉聲說道,“陛下,微臣斗膽進言,此戰原由,乃大荊之錯,我朝切不可趟入渾水!”

幾名文官出班,附和道,“臨瞻經歷兩戰,以及百年難遇之洪水,理應休養生息,不可枉起戰端!”

“微臣附議!”

荊朝侍者大驚,兩朝素來守望相助,可沒想到瞻京之中,竟有大臣出言反對。

他並不知曉,此時已不同往日,荊朝的頹弱,表明了它沒有和臨瞻守望相助的資格,這便是文相阻止的原因。

說不定臨瞻出兵,依舊改變不了大荊滅亡的局面,反而惹來大離的惱怒,將臨瞻拖入連綿不斷的戰火之中。

“陛下,我朝天子從未下令屠殺大離民眾,此乃大離構陷,特意栽贓我朝,還請陛下三思啊!”荊朝使者急聲喊道。

“陛下,微臣覺得,理應出兵。”武將佇列,最前頭,武相緩步出班,出聲奏道。

定軍侯隨之出班,奏道,“陛下,唇亡齒寒,大荊受難,我朝若是置之不理,往後必將獨力難支!”

文相斥道,“胡言亂語,我朝兵力強盛,大離豈敢相侵。真要唇亡齒寒,也得是天佑齒寒才對!”

大離吞併大荊,那麼緊挨著大離的,就不只是臨瞻和三大國度了,還有與世無爭的天佑王朝。

此朝實力不強,想必會成為大離率先動手的目標,而不是強盛的臨瞻。

“目光短淺,”武相輕斥一聲,“若是大荊敗亡,大離得以增勢,臨瞻縱使能存活,也絕不會長遠。”

“末將附議!”眾多武將一同出班,支援武相。

文官群體豈能示弱,也都出班反對。

一時間,文武官員互相駁斥,殿中喧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