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後,秦易來到御南軍鎮前,他抬起頭,望向這座寬不見邊的城池,初次掌兵,便是前來這御南軍鎮,沒想到,自己與它的緣分竟如此之深。

往後,這整座龐大的軍鎮,便由他一人所掌控。

想到這,秦易心情澎湃,激盪不已!

收斂了情緒,他邁步前行,便發現城門口,站著許多將領,熙熙攘攘一大堆,估計軍鎮之中,所有具有品級的將領,都出來迎接了。

其中,秦易還看到了孫興稜和甘子晉,他們處於其他軍鎮,收到調令後,即刻動身,所以在秦易之前,來到了御南軍鎮。

面露笑容,秦易大步上前,與眾多將領寒暄起來。

面前這些人,都是他的麾下,所以秦易很認真地記著眾人的名字,也收到了鋪天蓋地的彩虹屁,數之不盡。

其中有人頗為費心,不僅瞭解了秦易以往創下的功績,還跟背書似的,一個接一個念出來,長長一大串,說得口乾舌燥。

眾人靜靜聽著,略微尷尬,有的人腳趾不斷扭動,彷佛要扣出一座堡壘。

但尷尬之餘,眾人也暗暗慨嘆,秦易果然非凡,只是一載,就創立了如此多的功績,難怪被女帝破格任用,提拔成最為年輕的軍鎮指揮。

寒暄完畢,秦易便發表了簡短的講話,激勵眾多將領,說往後只要好好幹,加官進職完全不是問題。

眾將連連點頭,知道秦易為人仁義,說到做到,因而明白,在他的手下做事,完全不用擔心有功不賞。再加上秦易用兵如神,出征兩次,經歷數戰,都是以勝利而告終。

所以跟著秦易,加官進職真的不是夢,個個都很激動,跟打了雞血似的,恨不得現在就隨著秦易,找個敵人大殺特殺!

勉勵完後,秦易便隨著士卒,來到屬於自己的鎮帥府。

軍鎮最高指揮,可簡稱為鎮指揮,也可稱為鎮帥。

此時正值清晨,秦易新官上任三把火,當即大刀闊斧的開幹。

首先,他進行了將領任命,御南軍鎮約有八十五萬兵馬,卻只有一個都司,名為韓霖,還缺一個。

而孫興稜恰好就是都司職銜,可以補上缺口,與韓霖一起,各掌四十餘萬兵馬。

都司之下,是四名守尉,各掌二十萬兵馬。

守尉之下,是八名守禦,各掌十萬兵馬。

許是沒有其他軍鎮那般重要,御南軍鎮中,將領缺員比較大,不僅都司缺了一個,其下各級都有缺員,守尉缺了一個,守禦缺了三個。

好在秦易調來了甘子晉和景勳,其中甘子晉便是守禦職銜,可補上一個缺口。

景勳則是下一級的守備,統領五萬人,職位偏低,但前來之時,秦易已透過口頭提議,沒有上書,跟武相提了一嘴,說想給景勳提職。

按照慣例,官職提升,得進行多輪核驗,先是檢視功績,是否達到升官的要求,而後兵部高層召開會議,談論應否加官進職。

秦易只是提了一嘴,身為老師,武相沒有猶豫,直接指示兵部尚書司泰平,給景勳提了一級。

武相如此做,有兩大原因,一是私情,秦易身為他的學生,不幫學生幫誰?

為了讓秦易更好的上任,他所提出的將領調動,只要不是太過分,武相自然都會支援。

官升一級罷了,不算過當。

其二,則是以景勳的能力,擔任守禦不算小材大用。

所以,景勳同樣是守禦,也能補上一個缺口,至於其他的缺口,秦易打算先空著,等過段時間,傳書兵部,讓他們派遣將領過來,或者自行在軍中提拔,都不是問題。

《我的治癒系遊戲》

處理完將領任免之後,秦易便開始組建親兵隊伍,他讓韓都司傳令下去,選拔千名忠誠且勇敢計程車卒,作為親兵,其中一人有勇有謀,名喚茅力夫,任為親兵隊長,職銜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