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凌城眾多官吏休養了幾天,恢復氣力之後,秦易便將城防管治等事宜,移交給了對方。

緊接著,調撥五萬人馬,由楊厭統率,將數萬匪兵押送邊疆。

而他, 則率領剩餘人馬,回返戍北軍鎮。

距離他上次離開戍北軍鎮,已經過去了八天。

短短八天,臨瞻局勢驟然大變,匪禍消滅,水患消除, 流民得到安置, 一切都往著好的方向去發展。

對於這個情況,秦易自然是歡喜的,可見這數日來的戎馬辛勞,並沒有白費。

行軍一日多,秦易便回到了戍北軍鎮,還未進城,就見到都統徐志業,率領眾多武將,前來迎接。

秦易當即下馬,牽著馬匹走了過去,徐志業哈哈大笑著,迎了上來。

“果真後生可畏,英雄出少年啊!”徐志業感嘆說道,“秦易,你率兵離開時, 我如何都沒能想到,僅僅數日, 你就能力克匪眾, 創造不菲功績,朝廷有你,實乃大幸!”

聽聞徐志業如此誇讚,秦易連連擺手,謙虛說道,“都統過獎了,末將只是僥倖罷了。”

徐志業身後眾多武將,聽聞頂頭上司如此誇讚秦易,縱使心有佩服,也還是會有吃味。

可沒想到,秦易竟如此謙遜,頓時好感增生,有些人便也跟著誇讚起來,“秦將軍,你莫自謙了,這少年英傑,舍你其誰!”

“的確,不愧是新任狀元,果真名符其實!”

“秦將軍, 你可能不知道,都統非常關注你的舉動, 每逢你傳回戰報, 都統便會召集我等,一齊分析你的目的與謀劃。”

“你之舉動,總是出人意料,令我等驚訝不已!”

聽聞此話,秦易心生詫異,徐志業卻哈哈一笑道,“臨瞻善用奇兵者,你可排第一!秦易,你知道本都統最喜歡什麼樣的將領嗎?”

秦易搖頭,表示不知。

“本都統最喜歡的,便是你這樣的將領!帶著十五萬人馬出去,卻能帶回來十三萬餘,如此珍惜兵力,本將甚是快慰!”徐志業滿眼讚歎。

就如池元武,帶去三十萬人馬,如今僅剩十萬餘,要不是秦易神兵天降,這傢伙說不定還得全軍覆沒……想到這,徐志業不由心痛,打定主意,等到池元武率兵迴歸時,得讓這傢伙吃個閉門羹!

徐志業身後的眾多將領,聽聞頂頭上司如此說,都禁不住低下頭,臉色微紅。

顯然,他們都不被徐志業所喜,每每出征,都恨不得將麾下士卒全部打光。

……

離開戍北軍鎮後,秦易隻身回返瞻京。

抵達瞻京城外三里之地時,天色已然不早,接近傍晚,秦易便打算先回家,明日清晨再去兵部述職。

怎知距離瞻京還有一里,官道旁的小亭中,就站著許多人,皆穿朱紫袍服,盡顯貴氣。

這座小亭的四周,有許多士卒圍攏起來,正小心戒備。

秦易見了,略生詫異,這些大臣是在送別何人?

沒等到他縱馬走近,就見到幾名紫袍大臣,率著眾多官吏,大步走來。

秦易這才明白,這些人是來迎接自己的,他滿心驚詫,連忙下馬,迎了過去。

為首者,是一名面相硬朗,眼眸深邃,猶如深淵般的中年男子,被其所望,秦易禁不住生起凜然之意。

這名紫袍男子身旁,是白鬚飄飄的定軍侯,同樣身著紫色官袍,比以往的常服模樣,增添了些許威嚴,但臉上的讚賞笑意,讓他顯得略微慈和。

走到近前,定軍侯哈哈一笑道,“秦易,你這回,可是為朝廷立下了極大的功勞啊!”

“末將見過定軍侯,見過諸位大人,”秦易拱手行禮完,接著自謙道,“定軍侯過獎了,實屬僥倖罷了。為朝廷效勞,乃是末將分內之事。”

定軍侯擺手笑道,“莫謙虛,你的功勞就是大,怎麼謙虛都沒用。若是小功勞,陛下豈會讓武相率領我等前來迎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