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凌城西面大營。

副將帳中,孫興稜獨自一人,靜立不動。

瞥了一眼滴漏,他暗自沉思。

此時,秦易應該抵達總戰場了吧,他趕得上嗎?

池元武能撐到秦易到來嗎?

心中思緒萬千, 孫興稜微微眯眼,壓下疑思。

這幾日,營中十二萬兵馬,全由他一人統率,按著秦易的計劃,與凌城匪兵交戰了三次。

三次戰局, 都按著秦易的吩咐進行,就連結果, 也和秦易臨走前要求的一樣,一勝一敗一平。

也就是說,縱使秦易不在,這十二萬大軍,依舊按著他留下的指令行事。

而這指令,早在三日前就已定下,孫興稜堅定不移的執行著。

起初他還有些疑惑,但隨著不斷思考,才明白了秦易的用意。

因此心中,讚歎了一聲。

不由得,他回想起了三日前,秦易制定計劃的場面。

那時, 他正和秦易商討事宜, 突然斥候來報, 說大當家所部,將會在近日開展總攻。

秦易沉吟片刻, 便做出了支援的決定。

雖然身在凌城附近,但數百里之外、盤連山下的戰況, 他依舊有所關注。

所以他知道,如果沒有外援,池元武所部……必將敗亡!

孫興稜對此,頗有疑惑,“若是我等前去救援,凌城山匪會不會銜尾直追,以致我們腹背受敵?”

秦易笑道,“我等以少勝多,擊敗度雲城山匪,攜勝而來,以凌城二當家的謹慎性子,必然會擔心我等使詐,而不敢追擊。”

孫興稜聽了,點了點頭,的確如此,己方還未到達凌城,斥候就已傳報,說凌城堅壁清野, 做好了堅守的準備。

由此可見,凌城山匪必然不敢追擊, 他便說道,“那我軍應即刻動身,前往盤連山了。”

怎知秦易搖頭說道,“支援是要支援的,但不是全部兵馬,由我率領三萬騎兵前去救援,你率領餘部,留守此處。”

孫興稜心生詫異,不知道秦易如此安排,是有何意。

山匪不敢追擊,他沒必要留下來做假象。

若是想攻城,靠他這十二萬人馬,也毫無作用。

“戰場上的任何變故,都可能是個契機,山匪此時,必定會提防我等前去救援,”秦易輕緩說道,“那麼我等,便可利用這個契機,在救援的同時,不費吹灰之力地擊敗凌城匪眾!”

孫興稜聽了,愈發詫異。

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該如何行事,才能兩者同時做到。

“凌城兵多糧廣,極難攻打,不宜硬攻,理應用計。”秦易緩緩說道,臉上帶笑,眸中蘊滿自信,“這幾日,不出意料的話,凌城匪眾必定會出城邀戰。你須切記,不可全勝,儘量勝敗皆有,用兵之時,營造出不善統兵的姿態,而後可攻城,但做試探之意,尚未爬上城牆就鳴金收兵……你可明白?”

孫興稜愣了片刻,連忙點頭,表示記住了對方的話。

緊接著,秦易上前耳語幾句,又做了些吩咐,才率領三萬騎兵,悄悄離去。

時至今日,明白了秦易的用意,孫興稜滿心讚歎,自然不敢馬虎,每一步都嚴格依計行事。

而如今,便到了計劃的關鍵之處!

他收斂思緒,出聲喝道,“來人,備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