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瞻北境,盤連府。

盤連山下,有一處連綿數十里的營寨,寬闊而望不到邊,營中旌旗招展,箭樓林立,士卒巡哨不斷, 殺氣重重。

營外數里之地,偵騎四出,探查四周,以防敵襲突至。

營中大帳,有幾名著甲將領,聚於其中。

一名滿臉虯髯的黑褐將領, 皺著眉頭, 甕聲說道, “已經過去一刻鐘了,趙守禦為何遲遲不至?”

另一名將領面有疑色,當即喝道,“來人,去趙守禦帳中看看!”

當即有一名親兵,飛奔而去。

“我感覺,此事透著一絲古怪!”虯髯將領身旁,一名面色白淨的策士,眉頭緊皺起來。

虯髯將領立即問道,“有何古怪?”

“都司大人剛剛率兵離營,趙守禦就遲遲不至……希望不是下官所想的那樣。”白淨策士皺眉說道。

池元武親率大軍,前去破敵,其餘將領留守大營。

為了提防匪眾襲營,留守大營的最高武官,虯髯將領, 便召集守禦以上的武將,安排防範事宜,怎知等了一刻鐘, 趙守禦遲遲未至,讓人分外疑惑。

虯髯將領正想詢問,白淨策士想的是什麼樣,卻見親兵跑了進來,急聲說道,“回稟將軍,卑職找不到守禦大人!”

眾將聽了,心中皆是一沉!

……

盤連山外二十五里,一處高山上。

樹林之中,靜無鳥鳴,極為怪異。

透過茂密的枝葉,隱隱可見林中有冷光在閃爍。

那是刀尖反射出來的光芒,森寒駭人!

只見林中,近十萬名士卒半跪在地,手持長刀,神色肅殺!

他們正等待著衝鋒的訊號!

伏兵之前,有兩名將領長身而立,目光放遠, 望著遠處的官道。

只見官道石階上,有一隊押運著眾多糧草和輜重的兵馬,正沿著官道,朝前方快速趕去。

哪怕隔著稍遠,都能聽到運糧隊中傳來的將領高喝,“快點,莫耽誤了時辰,加快速度!”

望著這隊綿延極長的運糧隊伍,山林中,頜下長鬚的中年將領,望向身旁的池元武,疑惑問道,“都司,你用兵素來周正,不善奇兵,為何如今卻兵行險著?”

在盤連山下紮營十數日,遲遲沒有大幅進攻,池元武的計劃是,扼守四周,防止匪眾劫掠,打持久戰,讓匪眾無糧而自潰,不戰而勝。

可沒想到如今,池元武竟然改變了主意,行使奇兵之計,特意修改運糧路線,從此山旁邊經過,且減少押運兵馬的數量,引誘山匪前來劫糧。

而他們伏兵於樹林中,趁機打山匪個措手不及,將對方全殲,以此挫敗山匪的銳氣。

這個計劃不可謂不好,若是成功,確實能夠打擊山匪計程車氣。

但中年將領只是詫異,為何池元武突然改變主意。

池元武負手而立,面色平澹,他雖年輕,但卻舉重若輕,一副沉穩老練的模樣。

對於麾下的疑問,他輕緩說道,“朝廷傳令,讓本將莫再拖延,以免給山匪增大勢力的機會。”

中年將領驀地皺眉,將在外,最怕的就是這種不瞭解情況的遠端指揮。

交手了幾次,眾將已經明瞭,山匪之中有高人,以至於從烏合之眾變成半個正規軍,難以一擊即潰,只能等待機會。

好在臨瞻士卒能挨,而山匪不能挨,只要防止他們劫掠,撐到他們斷糧,就能不戰而勝。

可沒想到,朝廷竟然要求速戰速決……中年將領無可奈何,只能輕嘆一聲,將目光重新投遞在遠處的官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