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將領,有十人舉起了手,秦易見了,眉頭緊皺!

他沉聲說道,“守尉,若以人數來決定,就過於草率了!”

祝元魁聞言, 眼睛不由微眯。

他實在不理解,秦易為何如此維護蠻族,就因為之前的承諾?

此族不通教化,完全沒有必要對他們信守諾言!

雖有不悅,但考慮到秦易的功績,以及他未來的官階, 必在自己之上, 祝元魁只能緩聲勸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何必留之?”

“臨瞻北境之樊族,非我等同族,不也融入臨瞻,聽從我朝之指令,世世代代戍守邊境,拼死抗擊流康?”秦易反駁道。

“若是我朝開創殺俘滅族之先河,往後何人還敢投降?”秦易皺眉說道。

一名偏將搖頭道,“秦將軍此言差矣,屠滅蠻族而已,與他人何干?怎會讓人不敢投降?”

“就算不肯投降, 又有何懼,我等可盡皆殺之!”另一人應道。

秦易只能再勸, “不論如何, 我朝都沒有滅族之前例,還請各位將軍謹慎行事,莫背上千古罵名!”

眾人聞言, 都皺起了眉頭。

這倒也是,若是他們擅自滅族,往後史書上,必會提上一筆。

雖不算罵名,但也不甚光彩。

眾將便望向了祝元魁,後者眯眼看著秦易,“那依秦將軍之見,該如何處理?”

“理應傳信瞻京,由陛下親自決定!”秦易答道。

祝元魁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眼中有著莫名的光芒。

秦易見了,隱隱覺得,對方很可能不會同意。

怎知,祝元魁突然舒展眉頭,“既然如此,那便如秦將軍所言,交由陛下去裁決。”

眾將聽了,點了點頭。

既然他們相持不下,無法統一意見,那便讓朝堂去處理吧。

“不如這樣,秦將軍, 你率領本部兵馬,押送蠻王及眾多首腦回京,並將此事詳細地告知陛下,問詢陛下的意見,如何?”祝元魁凝望秦易,溫聲問道。

秦易有些詫異,八百里加急傳遞資訊,不比他率眾回京來得快?

祝元魁解釋道,“蠻王不能與眾多蠻人關押在一起,以免生事,得先行押走。”

秦易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身處牢籠,受人管制,蠻王必然會懷戀往日的快樂時光,說不定會蠱惑蠻人,惹來事端。

再加上,他親自回去,好好勸說一番,說不定能讓女帝同意,放蠻人一條生路。

如此想著,秦易便拱手道,“末將領命!”

當即,他回到營中,令衛兵敲響戰鼓,而後率著近五千名士卒,押送蠻王及眾多蠻族首腦,朝著瞻京快速進發。

剿蠻大營,箭樓之上,祝元魁負手而立,目送秦易率兵離去。

他微微眯眼,沉默不言。

一名心腹親兵站在一旁,小心護衛。

見祝元魁不言不語,親兵低聲問道,“將軍,您真打算交由陛下去處理?”

在祝元魁身邊待了三年,親兵自然知道祝元魁的脾性,他如此模樣,顯然是滿腹心思。

祝元魁搖了搖頭,緩緩說道,“身為臣子,理應為陛下解憂。”

“如今,盤連匪禍愈演愈烈,大離王朝虎視眈眈,陛下已頭疼不已,必然無心處置這些蠻族。”

“若是本將將他們帶回去,陛下迫於壓力,只能收留,但這些蠻人不通教化,往後必會生起事端。”

“所以本將,絕不能給陛下增添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