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敕書,高高舉起,接著喝道,“天子敕書在此,誰敢不從?不從者,吾當代天子戮之!”

眾多士卒騷亂起來,有的甚至鬆開了弓弦,驚疑不定,望著秦易高高舉起的敕書,可距離太遠,什麼都看不清楚,只能滿心疑慮。

騎於馬上的裴陽,聽到秦易二字,頓時心覺不對。

他在軍中,曾聽到過流言,說校尉大人有一仇敵,身在策院,似乎就叫秦易。

轉過頭,他看向來不及撤離,被兵卒圍了起來,畏畏縮縮的眾多衙役,這些人不論服飾,還是形貌,都不似作假。

而那張敕書,也很可能是真的。

若是山匪,就算會假扮穆王,不可能還假冒敕書。

如果知道會被人圍堵,山匪們就不會在城中設宴。

為了設宴而做出如此充足的準備,完全說不過去。

所以他覺得,這裡面一定有問題,得先觀察一下!

看到秦易拿出敕書,劉鑼愈發驚慌,真怕秦易說動大家,連忙喊道,“趕快放箭,誰敢不從,軍法侍候!”

劉鑼的色厲內荏,眾多士卒如何看不出來,哪敢放箭,就算有心放箭者,也在遲疑,所以盡皆不動。

見此模樣,劉鑼驚慌失措,發現自己控制不住隊伍了。

必須將秦易除掉,否則此次行動就會失敗!

他彎下腰,從身旁士卒那裡搶來弓箭,拉開弓弦,朝秦易霍然射去!

在劉鑼射箭的剎那,秦易閃向一旁,利箭射空,篤的一聲射入木柱中。

“爾敢不從,吾應代天子,將爾誅之!”秦易怒喝,而後一甩手,銀光暴綻!

眾多士卒大驚,連忙閃開,之後回頭看去,只見劉鑼面門上,深深地插著一柄尖利飛刀,鮮血汨汨流出!

噗通!

已經死挺的劉鑼,栽倒馬下。

士卒們大驚,不知該如何應對,千戶被殺,他們理應反擊,可卻又聽到了秦易的高喊,“首犯已誅,爾等無罪,速速離去!”

秦易的飛刀技藝,裴陽心驚不已,那速度快的,壓根就來不及防範。

縱使他有心想要上前交涉,但怕對方出手誅殺,再加上此處疑雲重重,極可能是誤會,還不如離去再說。

不作為,也比犯錯好得多!

想到這,裴陽當即高喝,“眾將士聽令,隨我回營!”

士卒們聞言,當即跟著裴陽,列隊快速離去。

在樓下震耳的腳步聲中,秦易緩緩走入大堂。

他暗暗鬆了一口氣,剛剛極其危險,稍有不慎,就會命喪利箭之下。

好在他猜對了,士卒們是受人矇騙,只要讓他們心生疑惑,就不會立即動手。

那時候,他就能好好勸說,引出指使者,而後將其擊殺。

只要沒人蠱惑,士卒們就會不攻自破。

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極難,若是心有懼意,語氣不令人信服,就會敗北!

剛走入大堂,秦易聽到了轟鳴巨響,眾多離闌要員,都面帶敬佩與感激,用力鼓掌。

一時間,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