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暗暗訝異,這表情變化也太大了吧。

莫非巡撫大人先是肯定了曾明知的苦勞,而後否定了他的功勞?

很快,曾明知就看完了,皺眉沉思,許久不語。

將文書收好,曾明知才抬頭看向秦易,皺眉說道,“巡撫大人說了,此次事件處理的很好,有功者,朝廷必會獎賞。”

“當然,你的功勞最大,朝廷肯定會有重賞。”曾明知補充道。

那你皺眉幹啥……秦易有些不解,但也沒有詢問。

此事不是他能過問的。

雖然秦易沒有官身,於情於理都不該告訴他,但曾明知極為重視對方,不是機密的話,告知也無妨,於是說道,“此事到了這裡,也該了結了,可得知山匪擁有軍弩、以及景勳擅離職守後,天子震怒,已派出欽差,持有敕書,前來離闌府調查與懲處此事……”

說到這,曾明知的眉頭皺得更緊,猶如川字。

秦易聞言,不由驚訝,沒想到朝廷竟然如此重視。

也的確,軍弩乃朝廷掌控的殺器,居然被叛軍所持有,定然是出了內奸,且官職不小,若不徹底剪除,於國於民都無利益。

這些跟曾明知並無關係,他無須擔憂,此時卻皺緊眉頭,其中原因,秦易自然知道。

上書陳述之時,焦茂可是在牢裡好好待著,但如今,焦茂已經去地獄裡報到了,誰知道欽差會如何懲治。

若是前來此處的欽差大臣是極為嚴苛之人,那曾明知說不定得吃點苦頭。

……

朝廷派出欽差,前往離闌府稽查要事的訊息,在府城內不脛而走,眾多人驚訝不已。

但聯想到沙場發生的事情,眾多黎庶百姓便知道,肯定是來審查匪禍一事,或許有不少人會因此而丟官,甚至掉腦袋。

畢竟天子雖是女性,但性子剛強,手腕強硬,對於昏庸官吏,向來是殺一儆百,定懲不饒。

由此,大家都在茶館酒肆、勾欄青樓中,談論著哪些官員會受到懲戒。

作為府城的第一把手,曾明知自然被談論的最多。

但談到他的人,都知道此次事件若不是曾明知,傷亡必然不小,因而都交口稱讚,豎起了大拇指哥。

他們沒想到,一向聲名不揚,做了幾年都沒啥功績的曾明知,竟然有如此能耐。

可到了後來,有人開始傳揚一個訊息,那就是曾明知能夠極快的瓦解匪禍,跟一個叫秦易的策院學子脫不開關係。

正是此子足智多謀,料敵於先,正確判斷局勢,做出了有效的應對,從而一步步瓦解山匪的陰謀詭計,避免整個府城化作灰燼。

對於這個訊息,有些人嗤之以鼻,壓根就不信。

但據說傳出訊息的人,是策院和將院的學子,人數還不少。由此,懷疑的人越來越少,這個訊息也傳揚的越來越廣,以至於有些人深信不疑,前往策院要見秦易一面。

理由各式各樣,有的說想比比謀略,有的說想認識一下如此人傑,而有的說,想給家中待嫁的閨女找個如意郎君。

當然,更多的是去感謝,提著不少東西,一籃籃雞蛋、一把把冬韭、一筐筐棗子……以至於策院門口猶如菜市場,熙熙攘攘,喧鬧非凡。

為此,策院加強了防範,除了本院生員與教習,其餘不得入內。

因此,這些熱心腸的府城百姓們,並沒有見到秦易的影子,只能在院門外喊著感謝的話,而後放下食物,獨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