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因果(第2/3頁)
章節報錯
實實的恪守婦道相夫教子。夫君無論做什麼她都不去問也不敢問,只知一味的順從。
直到夫家惡貫滿盈,兒子亡於眼前才幡然醒悟,回看過去種種方知枕邊人深不可測。
她們一人是清醒著痛苦,一人是痛苦到極致才清醒。
總歸來說,會清醒都是因為心底有一份善念。
葉芷綰轉身向將軍府的方向走,「回家吧。」
端王妃曾告訴過她,「一切諸果,皆從因起。世上一切都逃不過一個因果,姜岱所做惡事為因,若林意外死於你手便是他種下的果,而我前去作證亦是需要償還的果。若你還不解恨,可親手取我性命。」
葉芷綰恨意最濃時確實也曾想過屠盡姜李兩家上下,包括曾經相識之人,只覺他們或多或少清楚內幕卻選擇摒棄公道,包庇縱容。
可事至如今,將軍府冤情洗去,她也一下釋然許多,放下許多。
以怨報怨,以惡治惡只會生出更多糾纏不清的因果,每場仇恨背後牽連的是更多無辜之人。
如此不斷膠葛,祖父他們的在天之靈也一定不願看到。
她回頭看了一眼寒山寺,在心中默唸:多謝。
回去路上,廢黜太子的旨意傳遍京城。
她購置了不少大紅燈籠和爆竹,宴請百官。不想已有不少文臣武將比她遞出去的請柬還要早到一步。
滿院已被清理乾淨,百官聚齊,結為一心,斥責姜家所為,恭賀將軍府重見天日。
將軍府從沒像這般熱鬧過,葉芷綰多飲了幾杯,吩咐下人將爆竹連放三天,宴席亦是延續三日,附近百姓均可參與。
到了最後一日,她又聯合百官上奏,只問姜太后的交代何在?
這也許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舉國上下逼著太后自戕的場面。
永嘉帝縱是在那日葉芷綰離去之後紆尊降貴為掉包慶寧一事向百官低頭,也保不住他的母后。
戰事失敗可以養精蓄銳從頭再來,可一國太后陷害本國七萬將士及鎮國將軍卻是絕無原諒的可能。
「是要將哀家千刀萬剮死上七萬次,他們才能作罷嗎!」
姜太后經過三日調息,底氣明顯足了起來。
永嘉帝垂首坐於一旁,嗓音悶沉,「當初端王設計掉包慶寧的那次攻城戰敗導致大靖元氣大傷,兒臣為了給奕兒和他挽尊,不得已在眾臣面前撒謊。現在那塊遮羞布被扯下來,兒臣也是無顏面對百官。」
「你是皇帝,為何要懼他們?」
「怎能不懼,放眼朝中哪個文臣諫官不能上奏摺子指責兒臣一通,哪個武將的兵權又真的是在兒臣的掌控當中。」
一語雙關,被他用到極致。
姜太后忽眯起眼眸,「皇帝是指葉家的長衛軍還是指端王的羽林軍?」
永嘉帝沉默住,姜太后好似一下明瞭,「皇帝想說的是兩者都不在你的掌控中吧?」
天子還是不說話。
姜太后吟吟笑了兩聲,「長衛軍聽命於葉蒼是你從小到大心中最介懷的一點,可端王的羽林軍不聽命於你又聽命於誰呢?」
永嘉帝轉眸,嘴角慢慢提起一抹似有似無的笑意,「既是端王掌管那便聽命於姜家。」
姜太后的視線落在他輕提的嘴角上,臉色劇變,好半晌後才指著他道:「皇帝的意思是想把自己摘乾淨,讓哀家自戕嗎?」
永嘉帝眼眸流轉兩下,不解道:「姜家勢力滔天,羽林軍瞞著朕離京,朕對您和端王所為向來都毫不知情,何來摘乾淨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