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沉冤昭雪(第1/3頁)
章節報錯
「哀家年事已高,久不諳世事,耳目清淨慣了,陪著你宴會斷案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先行離席。」
「反倒是你,拿著一個不知從哪裡偷來的信封便想將禍水引到哀家頭上?我看你分明是去了北韓,認敵國為主,現下想要將大靖的天攪亂!」
「天?」
葉芷綰忽地一聲笑了,她踱步走近姜太后,臉上笑容凝住,眼底浮現兩簇火苗,「我祖父在戰場上舍長子救先帝,一生與沙礫孤山為伴,上忠天子下佑百姓,可他忠心的天又是怎樣對他的!」
她倏地開啟信封,將信紙抻開舉在姜太后面前,「作為將軍之後,我將忠心衛國的家訓刻入骨髓,路見有人做出折損大靖臉面之事便即刻起而論之,可大靖的太后又是怎麼處心積慮的置我葉家血脈於死地的!」
出現在姜太后眼前的赫然是一副枯樹凋零的畫作,下面落葉滿地,一片枯葉在樹上搖搖欲墜,還有一片綠葉茁壯依舊。
綠葉上那個醒目的紅點刺入姜太后的眼眸,她剛剛才重振的太后威儀轟然倒塌,雙腿就像不受控制般的軟下去。
太后的生活很閒適,遛鳥,賞畫,聽戲......日子久了倦了,便上手去畫,那是她諸多畫作中最不起眼也最隱晦的一幅畫。
就算讓人不慎瞧見也看不出什麼,可偏偏它落到了葉家女手中,更偏偏出現在了坐實端王罪證之後。
作為姜家太后,今日就算矇混過去,日後也堵不住悠悠眾口。
她惡狠狠的蹬向葉芷綰,只恨當初失策沒能將她一併送上黃泉路!
葉芷綰嘴角一勾,「太后若是還認為我冤枉了您,大可著人搜查一番您的寢殿。」
說著眼光一轉,望向她身邊的僕人,「以及拷問一下您貼身的嬤嬤太監——」
言語咬字並不重,侮辱力卻極強。
老嬤嬤一顫,姜太后強撐著站直,指向她的手指連連發顫,「你......你放肆!哀家可是太后!」
「太后又如何?」葉芷綰毫不畏懼的駁回她,「手染七萬將士鮮血您就不用血債血償了嗎!」
「你——」姜太后捂住胸膛,一個完整的字都說不出來。
席間安靜如斯,只有太后極不平穩的喘息,有人覺得至今都不敢相信,也有人覺得葉芷綰現在可以當場逼死太后。
或許是因為人對老者天生的同情,幾個老臣諫言按照禕安郡主提議的那樣,徹查太后寢殿僕人找出證據。.
畢竟邊關七萬將士性命不能白白枉死,可只用一幅畫就讓一國太后以命抵命又未免太過草率。
永嘉帝早就被動的不能自已,很快點了頭。
葉芷綰懷疑監察院已久,便頷首補充道:「禕安煩請幾位大臣與鶻月侍衛一同前去做個公證。」
老臣們慨然應允,欲要告退,殿外卻忽然響起一道沉穩的女聲。
「不必了。」
眾人循著聲音望去不由全部瞠目,就連葉芷綰也吃了一驚。
來人步態生姿,優雅大方,面容姣好宛若水中芙蓉,著一襲碧藍長裙穩步走來,卻引起席間一片詫聲。
慶寧公主?
當初被送去北韓和親的慶寧公主竟在皇宮?
她的出現,無疑讓所有人都開始懷疑起了皇權。
要知道當初和親之後的奪回陽州之戰在朝中可是議論紛紜。
那時有人質疑既已和親為何還要揮兵北上挑起戰火,也有人贊成以大婚的幌子奪回陽州。
可誰都沒有質疑過慶寧遠赴北韓的事實。
唯有些捕風捉影的訊息傳回京城,說是攻城那日除太子被北韓綁走脅迫南
靖賠償鉅款外,還發現了慶寧公主為假一事,更有失蹤許久的禕安郡主冒死將太子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