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進了京,定會留一知情心腹在這裡看管。

所以,下面這個人,死有餘辜。

蕭晏回頭望向城內,下面聚集了很多前來看熱鬧的百姓,他們有的聽說了官衙的事情,便一傳十十傳百的知曉了他的身份。

眾人見城樓上的人轉身,齊聲下跪,低頭揣測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當朝七皇子行出此舉,還來到了這個偏僻的南城門。

蕭晏為保大局,沒有向他們闡明原由,只簡單找了個理由安慰眾人,一直等到衙役們全部到齊之後才讓他們先疏散了人群。

讓他心中生慰的是衙役的身後還跟著一隊守城軍,這給他省去了再跑一趟軍營的時間。

只見守城軍首領楊崢快步走到城樓上方看到城外的一群人,面上一驚,行禮後抖著聲音去問蕭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蕭晏向他簡單說明了經過。

楊崢聽後氣得當場就想射殺了周偉邊,蕭晏出手攔住了他。

「楊將軍且慢,這個人也許不是元兇,要留著他作證人!」

聽了蕭晏的勸阻,楊崢將手中劍弩扔向一邊,神色憤恨又悲愴,「我就說剛才城中的衙役們都向城外逃什麼,如若不是我恰好守在城門,就要讓下面這群人都給跑了!」

蕭晏眉頭一凜,他原以為衙役們只是奉命行事,竟沒想到他們已經到了如此不可挽回的地步。

他嘆氣一聲,「那還要有勞楊將軍帶領部下在此地維持一下秩序,我已傳信回京,應當不出一日就會有京中之人來此。」

楊崢大步跪下,「七皇子說的這是什麼話,為雲州百姓解難是在下的職責,您放心,楊某定當萬死不辭!」

有著楊崢帶領守城軍在南城門,那群衙役不敢造次,都老老實實的在南城門外為病人支起營帳,搭建起了灶臺生火

朱三家說到這裡,三人已到了一處石室之中。這石室大致成方形,三人從一端進入之後,左發現右兩側還各有一個洞口。正對面卻是一個較大的洞口,火把映照之下,只能瞧見那洞口的石壁修整得甚是整齊,至於裡面有些什麼,卻全然看不清楚。

朱三家看著對面那洞口,壓低了聲音對厲秋風和慕容丹硯說道:「對面那處石洞,便是通往靜心寺唯一的一條通道。」

厲秋風一直對朱三家所說的靜心寺頗感興趣,此時聽他一說,便那向洞口望去。朱三家道:「可惜厲公子有要事在身,否則我老朱定要帶你去瞧瞧。厲公子雖然見識不凡,只怕見到這靜心寺之後,也會驚訝嗟嘆不已。」

厲秋風強行壓制住心中的好奇,對朱三家道:「朱大哥說的對,眼下情勢危急,須得先將一眾江湖豪傑救出來之後,再談其它事情。」

朱三家當先帶路,走入左側的隧道之中。踏入這條隧道之後,地面又開始斜著向上延伸。朱三家邊走邊道:「姚廣孝說完之後,沙家先祖和我家先祖對視了一眼,已自猜到姚廣孝找兩人的目的。果不其然,姚廣孝接著說道,京城東里處有一座山,地勢險峻。其中一峰名為虎頭巖,山腹中有一座巨大的巖洞。燕王來到北平之後,便由姚廣孝暗中主持,在這巖洞之中屯積糧草軍械。其時主要是防備***兵圍困北平,以虎頭巖作為糧草軍械的補給之處。待到了摸魚兒海之戰後,殘餘的***兵逃至大漠深處,不敢南下侵擾,燕王便不再關心虎頭巖。只是姚廣孝卻始終記著這個地方,每年派心腹按時更換藏在洞窟之中的糧草,以備不時之需。更在洞窟之內堆積了大量鐵器、木柴等物,隨時都可用來打造軍械盔甲。

「姚廣孝對兩人透露此事,便是要沙家先祖帶人趕往虎頭巖,在洞窟之中打造軍械盔甲,以備燕王府的需要。兩人聽了之後,同時舒了一口氣。因為燕王和姚廣孝既然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兩人來辦,自然不會害了兩人的性命。

「兩人領命之後,便帶著二百餘名燕王府的精銳親軍悄悄趕往虎頭巖。其時姚廣孝已在北平四周的州縣花費重金請了六百餘名鐵匠和木匠,聚集在虎頭巖下。沙家先祖帶人趕到之後,便依著姚廣孝交給他的密圖,帶著這六百多名工匠進入洞窟,搭建烘爐,製作風箱,當日便開始打造兵刃器械。

「為掩人耳目,沙家先祖又在虎頭巖峰頂建造房屋,對外則聲稱是沙家老宅。虎頭巖一直有老虎出沒,是以方圓百里幾乎沒有人煙。姚廣孝挑選這樣一個地方來打造兵刃盔甲器械,確是智計深遠,常人所不能及。至於民間傳說以大鵝的叫聲掩蓋鐵匠打造兵刃時的鍛造聲,只是市井小民一廂情願的謠傳罷了。

「兩位先祖帶領護衛親軍監督這六百多名工匠日夜趕工,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工夫,便打造了足可以裝備一萬大軍的兵刃和盔甲,又造了雲梯、攻城車等器械。不久之後靖難之役爆發,燕王以‘清君側"之名起兵,虎頭巖打造的兵刃盔甲軍械盡數運至北平,給了燕王極大的支援。燕王之所以在靖難之役初期能擊退朝廷大軍的圍攻,沙家先祖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三家說到此處,慕容丹硯突然開口問道:「那六百多名工匠,最後又去了哪裡?」

她此言一出,朱三家卻並未立即回答。慕容丹硯哼了一聲,道:「這六百多條性命,只怕也送在沙家和朱家兩位先祖手中罷?!」

朱三家默然不語,向前走了十餘步後,才沉聲說道:「大計為燕王和姚廣孝所定,沙家和朱家先祖只不過是奉命辦事而已。其時情勢危急,若是事情洩露出去,朝廷必然派出重兵圍剿虎頭巖。到了那時,燕王軍隊失了兵刃軍械和糧草的補給,非大敗不可。」

慕容丹硯正想再說,卻聽厲秋風道:「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