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對勁啊”

太昊·伏羲在邊關上方一處不可查探的次元當中,右手拎著道理神斧,左手輕輕撫摸著斧頭的斧刃喃喃自語道。

斧頭左邊的道字與右邊的理字微微閃爍,似在回應太昊·伏羲的話。

太昊·伏羲稍稍有些鬱悶,昔年祂身受重傷不得已之下只得大號沉睡療傷,只剩下其餘的小號行走諸世,雖然無人對祂這尊曾經開闢過洪荒的曾經的太昊·伏羲出手,但在大號沉睡之下,祂那些先天神聖·伏羲,青帝·伏羲,人道·天皇·伏羲顯然沒有大號太昊·伏羲的面子大。

雖不曾明面上出手,但是背地裡暗暗的算計卻絕對不會少,畢竟誰能夠拒絕對一尊曾經的至高出手呢,這無關利益,畢竟那是一尊至高啊,還是不用擔心日後被清算的,可以隨意算計的至高啊。

縱使先天神聖·伏羲,青帝·伏羲,人道·天皇·伏羲也不是好相與的,但總歸這下小號沒有踏入至高的境界,大家都是大神通者,誰又比誰高貴?

因此這些年伏羲雖然表面上風光,但是背地裡的苦只有自己知曉,那些個大神通者真是不當人子,一個個眼睫毛切開都是空的。

洪荒大神通者有一個統一的標誌,那就是化身多,什麼盤古八十一化,道德八十一化,什麼的,彷佛沒有幾尊化身行走諸世,自身就不算是大神通者一樣。

那相對應的伏羲亦有八十一化,成就至高之後這些化身互不相同,但卻都是伏羲,但卻不是真正的伏羲,同一陣營,但是卻互不干涉,各有謀劃卻又是為了同一個目標。

真正的伏羲永遠都是那一尊太昊·伏羲,一旦當太昊·伏羲自沉睡當中甦醒之後,八十一化後的八十一尊伏羲的記憶、遭遇都會全部湧入太昊·伏羲身體當中。

八十一化,化化皆不同,每一尊伏羲都是修行不同的道,不同的道之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後都會化為資糧被太昊·伏羲所吸收,這是一種修行方式,一種洪荒大神通者們的標配。

八十一尊伏羲所修行的不同的道之間碰撞出的智慧火花,這對於沉睡已久的太昊·伏羲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情,沉睡了無數的歲月,待傷勢復甦之後修為依然在穩步的提升,這誰又能不喜歡呢?這誰又能拒絕的了呢?

但伴隨著八十一尊伏羲所修行的不同的道之間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一起湧入祂體內的還有這八十一尊伏羲這無數歲月以來的經歷,期間所經歷的種種算計,跳入的無數大坑,簡直就是觸目驚醒,這簡直就是讓太昊·伏羲把八十一尊化身伏羲所經歷過的坑再一次的經歷了一便。

祂恨啊,在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八十一尊伏羲的經歷過後,祂恨不得操起道理神斧舞一套開天一百零六式將那些個亂臣賊子全部給砍死。

想那青帝·伏羲兢兢業業為洪荒鎮守一大片疆域,看似威勢無兩,手握重兵,但是誰能想得到青帝·伏羲甚至都不敢輕易踏足洪荒之內,每次到了換防之時都是青帝·伏羲最為緊張的時候,在祂前去媧皇宮的路上不知道要躲開多少的算計,避過多少的大坑。

青帝·伏羲回個家都這麼難,更何況其他的伏羲呢,就這青帝·伏羲還是在洪荒疆域之內,還有女媧大神可以照看,那其他散亂諸天的伏羲可就更慘了,那可真真切切的是有家都不敢回啊,整日裡顧及這個,顧及那個的。

縱然諸天萬界當中算計伏羲的生靈更多,但是耐不住諸天萬界的範圍廣,無量量大,這八十尊伏羲散落在諸天萬界當中實在是太不起眼了。

至於太昊·伏羲將伏羲的概念篆刻在大道本源處,每座世界當中誕生的伏羲,那跟我太昊·伏羲有什麼關係?

他我而已,隕落了就隕落了,反正每時每刻都有他我誕生,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這一次乃是太昊·伏羲重現諸世的第一戰,祂可是要鬧得大一點的,無數歲月過去了,也該讓那些黑手們夾起尾巴生活了。

但是過了好久,黑淵至高還不出現,這就讓太昊·伏羲有些鬱悶了,本想大展身手,卻發現無用武之地,祂有些沮喪。

不過不一會兒太昊·伏羲就揮動起手中的斧頭,舞了一套開天一百零六式,邊舞邊說道:“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