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此話當真?”

諸葛尋此言一出,馬岱有些愣住了,停頓了半晌,才回過神來,旋即就是驚喜若狂的看著諸葛尋,再三確認道。

“先生,是不是還要慎重考慮一番,再做決定啊?”

一旁的親兵顯然也被諸葛尋的大手筆給震驚了。

能幫助騎兵以兩千破三萬的神器,就這麼白白送給別人?

先生到底是怎麼想的!

親兵的疑惑直接寫在了臉上!

“你在教我做事嗎?”

諸葛尋瞥了身旁的親兵一眼。

“屬下不敢!”

親兵被諸葛尋瞥了這一眼後,心中瞬間一凜,連忙站直了身體,再也不敢多嘴半句了。

“你沒聽錯,我說送你了,就這麼簡單。”

訓斥了多嘴的親兵一句後,諸葛尋再次對馬岱說道,讓他相信他說的都是真的。

不是他出現幻覺了,也不是他聽錯了。

其實諸葛尋對於騎兵三寶這種工具的認知,還是非常清晰的。

工具而已,最終決定成敗的,還是使用工具的人。

如果說不是騎兵三寶,而是一百挺加特林機關槍,那倒是可以忽視使用人是誰的降維打擊武器。

但是幾個幫助控馬的工具,效果其實並沒有傳言中的那麼誇張。

當初荊州守城之戰。

關二爺之所以可以一騎當千,萬夫莫敵。

騎兵三寶的作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更大的原因則是因為面對關羽的弱小部隊,迎戰的曹仁出現了明顯的輕敵。

而輕敵,顯然是兩軍對壘中的大忌。

作為當世名將的關二爺,懷著守衛城池的決心,一往無前,這才有了這次足以載入史冊的輝煌勝利。

這三點缺一不可,其中化腐朽為神奇的,其實並不是諸葛尋打造出來的騎兵三寶。

而是關羽必勝的信念,再加上強大的軍事領導能力,成功抓住了曹仁騎兵所露出的破綻。

“先生大恩!但我西涼軍,絕對不是這般忘恩負義之人,先生不要回報,是先生的大義,但是我們不能不給,先生請放心,此事我西涼軍銘記在心,無時或忘!”

馬岱雙眼通紅,捶了捶胸口,朗聲說道。

看起來,他是想將這句話直接砸進他的心裡,一輩子也不忘記。

對此,諸葛尋表示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