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過在正面戰場上三次擊敗曹軍這種堪稱神話故事的經歷。

但是諸葛尋並沒有被這全勝戰績給迷惑住。

這三次戰役當中,可以說每一次勝利,都有機緣巧合的成分在裡面。

第一次的荊州之戰。

首先那是一場守城之戰,攻守形勢不同,相對應的難度自然也是截然不同。

其次,那是一場有心算無心的較量。

彼時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曹孟德,剛剛統一了北方,放眼天下,感覺已經找不到能和自己稍微抗衡一下的對手。

當時他的心態,完全是膨脹和自負的。

且荊州城內守城將士有限。

在那時候的曹操看來,荊州城破,如果超過三天,就是麾下將領的失職!

在主將這樣的心態影響下,曹軍全軍上下,自然也都是輕敵大意,傲慢非常。

再加上諸葛尋以騎兵器具武裝了關雲長的騎兵部隊,又給了他一本《紀效新書》這種堪稱開掛的後世軍事知識打仗教科書。

再加上關雲長勇猛絕倫的個人能力,以及決心死戰的全體將士。

這才打出了一場三千破三萬的史詩級戰役!

曹操第一次失敗後,就來到了江東之戰了。

在江東之戰前,曹操顯然已經吸取了上次荊州之戰的教訓,因此雖然大兵壓境,猛將雲集,卻並沒有盲目的發起進攻。

而是利用各種盤外招數,攻心計策,想要讓江東不攻自亂。

意圖把江東直接從內部瓦解掉!

同時他也做了充足的兩手準備,一方面各種勸降江東內部勢力,分化瓦解主戰派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曹軍水師戰船日以繼夜的打造,已經做好了強攻的打算。

在這樣充足的準備下。

若不是黃蓋和魯肅捨生忘死,不顧個人安危,果斷詐降。

再加上江東據有長江天險,海戰無人能敵,江東之主孫權一力主戰,堅決支援了諸葛尋。

江東之戰的勝負,恐怕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就這,諸葛尋還是消耗空了幾乎全部的商城積分,為的就是那一夜晝夜不息的東風!

所以江東之戰的過程看上去非常順利,但其實過程相當艱苦困難!

到了第三次。

也就是剛剛發生不久的西涼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