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兵益州!(第2/3頁)
章節報錯
諸葛尋當然是不知道廖淳此時此刻內心的想法的。
要是知道的話,他多半會笑出聲來。
其實他又哪裡知道什麼天機不天機的,之所以覺得益州不會有戰事發生,其實還是根據原有歷史時間線進行推斷的。
劉備入主益州,那可是實打實被劉璋請進去的。
到後來請神容易送神難,就連麾下謀士法正都被劉皇叔折服了,那就是劉璋自己的問題了。
至於此時的曹操為何沒有引兵來攻益州呢。
原因也很簡單。
他騰不出手來。
北方雖然平定,但其實只是一個表象而已。
在曹操殺掉馬騰後,西涼軍起兵攻曹,馬超為父報仇,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諸葛尋之所以如此篤定,是因為這幾條線他壓根就沒有參與過。
既然他不在,那麼即便有變數存在,也不會多到足以改變大方向的地步。
所以益州必然是不會有戰事發生的。
對此,諸葛尋的應對方法也很簡單——繼續採礦!
如果說開荒地對應的是首次農業嘗試。
那麼這次的採礦隊,對應的就是工業嘗試了。
在荊州這塊試驗田上,諸葛尋玩起了產業升級的把戲。
當然,這只是一個嘗試。
源自於他的一個構想。
除卻兩軍交戰,直接消滅肉體獲得勝利的方式之外,還能否找到另一種勝利的途徑。
國皆以弱亡,獨漢以強亡!
三國亂戰的內鬥消耗,其實極大程度上消耗掉了民族潛力,導致此後數百年,漢民族幾乎跌入深淵,陷入了五胡亂華的悲慘時刻。
這其中有得國不正、幾乎爛到根部的兩晉的功勞,但歸根結底,導火線還是在漢末埋下的。
……
荊州府。
已經決定出兵的劉備此時一身戎裝,目視前方,神情嚴肅。
在劉備身前,關羽、張飛各站一側,兩人與大哥劉備遙遙相望。
自領荊州以來,劉備在荊州城內的根基還算不上牢固,荊州本地士族雖然基本臣服,不在明面上和劉備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