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諸葛尋在後勤處的講堂上怎麼和小喬商議著如何提前開展後續計劃的打算。

荊州府內。

劉備聽完了簡雍的彙報後,喜上眉梢,有些不敢相信的追問道:“憲和,先生當真直接讓你帶人去將糧倉轉移到荊州府內,並未做任何阻攔?”

“回主公的話,的確是真,先生果然是坦蕩之人,臣佩服。”

簡雍拱手說道,一臉讚歎。

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

身處於重要的職位上久了之後,簡雍心中比誰都清楚,後勤處的那幾十萬石糧草,對荊州而言意味著什麼。

而劉備只是暗示了一番,連一個直接的命令都沒有,諸葛先生就將這一切拱手讓出。

不光讓了糧草,還直接提議連帶開荒地一同向城內轉移。

這是怎樣的胸襟!

這是怎樣的氣魄!

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話,簡雍覺得自己即便能做得出來,也絕對做不出像諸葛先生這般通透,這般乾淨利落。

“公佑,你聽聽看,此前你還擔心先生挾民心以自重,現在先生的舉動,就完全證明了,你的這份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先生沒有愧對我對他的信任啊。”

劉備望向孫乾,滿面動容的說道。

“主公說的是,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先生君子之腹了。”

孫乾一臉慚愧。

事實就擺在眼前,他也沒什麼好說的。

本來他之所以會提出對於諸葛先生的擔憂,也是為劉備軍考慮,為荊州城考慮。

如今諸葛先生既然已經鬆口,答應將糧倉轉移到荊州城內。

而且一併轉移的,還有那萬畝開荒地,可以說從此以後,荊州城將再無糧草方面的後顧之憂了。

如此一來的話,對於諸葛先生,他自然也就沒有了任何怨懟的情緒了。

“主公,只怕這樣一來,先生恐怕會寒心啊。”

諸葛尋這一番舉動,君臣盡是歡喜。

倒是簡雍,喜悅過後,提出了擔憂。

劉備聽完後,臉上的笑容停頓住了,喃喃道:“憲和此言,倒也不無道理,先生雖然沒說過,但推己及人,換做是你我在後勤處掌管一切,卻要在短短時間內盡數送出去,恐怕心裡也不會好受,不知憲和可有辦法挽救?”

對於諸葛尋,劉備當然是不會放棄的。

如果說讓他選擇在得罪諸葛尋和拿回糧草控制權這兩個選擇二選一的話,說不定他會選擇交好諸葛尋。

此番之所以拿回了糧草控制權,也只是恰逢其會罷了。

“不如賞賜金銀、官職給先生,以示撫慰?”

簡雍想了一會兒後,開口提議道。

“不可。”

劉備聽完後,想也不想的直接拒絕了,說道:“憲和,難道你忘記了嗎,先生生性淡泊名利,昔日就曾經推卻了荊州主城宅邸以及軍師要職,又怎會被那金銀珠寶所迷住呢,送這些東西給先生,恐怕先生反倒會覺得我看輕了他。”

“主公言之有理,只是後勤處如今已經是先生自決之,金銀珠寶先生不愛的話,好像也沒什麼可送的東西了。”

孫乾贊同了劉備的說法,但也沒有提出一個好意見。

“爹爹!”

就在這時,一個稚嫩的童聲突然在殿外響起。

劉備原本沉重的表情,隨著這個聲音,頓時春風解凍,化為一片柔情。

“爹爹,你昨天不是說過要陪孩兒去放紙鳶的嗎,現在可是到時辰了,孩兒都等你好久了呢!”

劉備之子,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