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和!難道你忘記了我們當初立下的誓言了嗎?”

聽到簡雍如此說話後,孫乾眼中露出了失望之色。

“忠心於主公,為復興漢室而努力,我當然沒忘記,但我覺得你現在有些魔怔了,明明先生做的很多事情,最終結果都證明了先生是對的,你為什麼還要緊盯著先生不放呢。”

簡雍伸出手按住了孫乾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公佑,你應該好好冷靜冷靜,反思一下自己了。”

言罷,簡雍轉身離去。

只留下皺眉不語的孫乾一人。

“難道我真的錯了嗎?”

孫乾回憶起簡雍臨走之前留下的話,陷入了沉思當中。

……

不提孫乾,此時的後勤處。

當天的教學工作結束。

諸葛尋洗乾淨了被木炭弄的漆黑的雙手,靠在了躺椅上,正在恢復體力。

不得不說,教書育人,真的是一份體力活啊。

尤其是面對的還是將近五千人的大班級。

好在經過這兩天的觀察和統計,一些明顯學習進度更快的百姓,已經被小喬記錄在冊。

只需要再過幾天,他們就能頂上諸葛尋此時的位置,一邊學習,一邊講課。

對於這種又能學習讀書寫字,還能賺取積分兌換糧食的好事情,當小喬找到他們的時候,沒有一個人選擇拒絕。

根據年齡分佈,諸葛尋知道大部分學習進度趕快的,就是在十歲到十五歲這個班組當中,可謂是英雄出少年。

“先生今天好厲害哦。”

諸葛尋休息的時候,小喬坐在屋內,在昏黃的煤油燈下,正在檢查今日的開荒地收成情況。

說起白天的事情,小喬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一絲笑意,說道:“鄭家和盧家興師動眾而來,沒想到儒學沒能推廣成功,還被先生敲詐了一筆,估計他們今天晚上都要睡不著覺了。”

“讀書人的事,能叫敲詐嘛,這叫捐獻!”

諸葛尋隨口接過話說道,神情也頗為輕鬆。

“好嘛,先生說是捐獻,那就是捐獻。”

小喬從善如流,馬上改變了說法。

“說起那儒學世家,這兩個家族,你知道嗎?”

諸葛尋問道。

“知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