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理由,一個就夠了!(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東府。
面對魯肅的詢問,孫權並沒有直言書信中的內容,他坐在椅子上,手指敲打在扶手上,看上去正在思考一個極難抉擇的問題。
魯肅靜默站在一旁,也不催促。
片刻後,孫權再次抬起頭,神情中的猶豫已經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果斷的堅毅。
“子敬,傳我命令,召集江東群臣,各家士族家主,入江東府中,我有要事宣佈。”
孫權沉聲說道。
“主公,你想清楚了?”
魯肅心裡咯噔了一下,彷彿一塊巨石落地。
但是目前他還不清楚孫權到底選擇了那個方向。
“去吧。”
孫權並未多言。
“是……”
魯肅按捺住心中的煩躁,領命而去。
不多時,接到命令的江東群臣、各家士族家主,齊齊朝著江東府奔赴而來。
相對於有著夏侯氏和曹氏鼎力支援,宗族勢力極其強大的曹操,以及根基雖然並不牢靠,但在百姓心目中聲望極高的劉備。
孫權所處的江東地界,情況則又是另外一個概念了。
簡單來說。
曹操或者劉備,如果有戰略上的企圖,就算內部可能會有爭議以及阻力。
但最後也多半能克服這些阻力,完成自己的想法。
但是在江東六郡之內,就又是另外一個情況了。
相對於明面上的江東之主孫權來說,江東本地士族,才是江東真正的主人。
這也是是戰是降的問題,孫權遲遲不能決斷,也不敢親自出面的原因。
對於江東本地士族來說。
他們不需要一個瘋狂的軍事集團,而只是需要一個維護區域和平的工具。
說白了,就是利益。
是戰是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倒向哪邊可以更多的利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投降顯然是最穩妥的方案。
若孫權一意孤行,今日他是江東之主,明日或許他就能成為階下囚!
當初志在天下的小霸王孫策,就是因為殺人太多,跟江東士族徹底鬧翻,結果被江東士族許貢的門客給暗殺。
臨終前,孫策痛定思痛,明白孫家要立足江東、爭霸天下,就必須與江東士族和武力豪族們搞好關係,光靠殺人的高壓政策是難以為繼的。
因此,他沒有選跟自己性格相似的孫翊作為接辦人,而是把權力交給了二弟孫權。
交班前,孫策推心置腹地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此外,在向大名士張昭託孤的時候,孫策還意味深長地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孫策清楚,如果沒有張昭這些士族們的支援,就算自己把權力交到孫權手中,孫權也是也拿不穩的。
因此,在曹操大兵壓境的危機情況之下,孫權不管主戰還是主和,都得看江東士族的臉色,並非他老孫一人說了算。
而被孫策託孤的張昭,正是此次主和派的領軍人物,除此之外還有江東四大家族魏、顧、陸、虞。
代表人物有虞翻、魏騰、顧雍、陸遜。
反對投降的魯肅,則是江東地方豪強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