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和氣生財(第1/2頁)
章節報錯
 TXT全文字
自那日之後,穀雨跟安錦軒誰也沒有提起之前說過的話,仍舊的像是以往一般,該幹什麼幹什麼,只是總覺得,還是有了些不一樣起來。
開業的日子越發的近了。
無論來買的人多或少,總歸先要把人氣吸引了再說。他們已經商量好了,把穀雨跟安錦軒說的那些都拿了過來,李得泉跟大林趕著做好了兩個樹形的標誌,在鎮上到那岔路的拐角放上一個,然後鋪子前放上一個。老遠的就讓人看見了,一時間的議論紛紛,甚至還有婦人上前問過,是不是用來驅邪用的?弄得他們哭笑不得。
其他諸如誰要在鎮子上指路,誰要負責在鋪子裡發東西,誰要記下人家定下來的生意,這些都經過詳細的商量之後確定下來,只等著到那日各司其職便可。許世和也說要送給酒樓的客人什麼的,倒是被制止住了,酒樓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樣子,總不能的還做這樣的事情,許世和想想也只好作罷,不過說好了那天過來幫忙。
開業當日,安錦軒陳江生黑子大哥跟李得江幾個人,就在鎮子上散發牌子,“去那邊看看,就是兩腳路,拿著這個去,反正耽擱不了功夫,有東西送呢”
也有的人家有些好笑,“這道我走來的時候就看見了。是我們莊我那個方向呢。”
“聽說人家是從城裡回來的,我去看過了,那些樣式真是不錯,就是不知道貴不貴,打聽打聽也不要錢,反正這小兒子了,也不差這麼一點,只怕那大的心裡不痛快”成群結伴的婦人議論紛紛。
“不痛快能怎麼樣?反正總不會是一樣的,要是價錢合適,也說不出什麼來,難不成的我們那時候,連櫃子都沒有一個好的,也要跟現在他們這些小輩人比?你真是多心了看看再說”
聽說有東西領,還是白拿的,許多人甚是不相信,也有半信半疑的人,搬出當初酒樓送豆腐花的例子說服別人。待到中午,有人真的領到了小竹籃,布料甚至運氣好的還拿到了木桶,這樣的實惠例子活生生的在眼前,比什麼說頭都是有說服力的,鎮子就這樣沸騰了,人流潮水一般的紛紛的往鋪子那邊湧去。
門外擁擠不堪,自然是什麼樣的人都有,穀雨跟小荷終究是沒出門的女娃,大人都不讓她們出來,就呆在後邊屋子裡整理那些東西,李得河負責運送,在那跑前跑後的忙活,穀雨他們只聽到人聲鼎沸,也覺得甚是熱鬧。
小荷看著剩下的東西不多了,很是著急,“穀雨,等會他們再進來搬怎麼辦?籃子都要送光了,裁好的布也就剩下這麼兩疊,沒有多少了?要我說這樣怎麼行,人家巴不得領了一次又一次的”
穀雨有些好笑,這不外乎是舍小利得大利的事情,這麼一點點成本,加上他們領回去的東西上面還有鋪子的標誌呢,要是以後回去用著用著,指不定什麼時候需要傢俱什麼的了就會想起來的,“反正咱們是按照牌子領的,一切尚在預料之中,也不會虧了什麼,發完這些就作罷,也不能天天讓人白來領著,留點惋惜的餘地更好。”
忙不迭的累了兩日,後面來的人果真很是惋惜,不過也不甘心就這麼白來一趟,進鋪子裡轉悠了一圈,陳江生在那講解的有些興致勃勃,什麼這十日之內預訂可以少一成的價錢或者可以送一個矮桌什麼的。
心動的人挺多,從最後交定金的來看,大大小小也接了近二十筆生意。尚在預料之中。
也幸虧的李得泉跟大林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加上定製的時間是不太一樣的,趕工應該還是應付得來。怕就怕,萬一到時候生意太紅火,趕不上了可是怎麼是好的。
等鋪子這邊步入正軌,大林跟小滿的親事也迫在眉睫了。
那日秀兒兩個來鬧的事情,小滿最終還是知道了,也只是嗤笑一聲,並沒有什麼反應。穀雨見她已經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姐,幸好你當初沒有選那邊,要不整天的雞飛狗跳怎麼辦?”
小滿笑著搖搖頭,手裡拿起洗好擰乾的衣裳在空中一甩,搭在竹竿上,話語隔著衣裳飄了過來,“娘說的對,過日子,還是踏踏實實的好些。”
穀雨要說的話頓住了,小滿這些天的神色她都看在眼裡,可是想著當第一夜裡小滿說過的話,心裡隱隱的覺得她還是有那麼一絲絲的不甘的,這樣的年歲,誰又不想能夠轟轟烈烈,快意奔騰一回?只是有些事情似乎已經是上天安排好了一般,總不會有那麼十分滿意的事情等著。不甘或許真的是有一點,但是要另外再選,只怕就不是不甘的問題了。
不過在穀雨看來,起碼現在這樣的事情也不壞,大林哥的性子已經改了一些,況且是真心實意的對小滿好的,石頭那邊先不論家裡那些親戚什麼的,就是平日裡他出門,小滿也是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以後還能那樣安安穩穩嗎?她無奈一笑,至少,憑著他這麼久的都不出現,就看不到他的擔當,小滿是不可能跟這樣的人走的。
新瓦房甚至還未得到泥土跟石灰的氣息,一陣陣的喜氣騰騰,文嬸子那邊沒有什麼親戚在,都是左鄰右舍的幫忙,難得的是一個豐收的年情,地裡的活計也越發的少了,只等著收割晚稻便都是空閒的時間。一起都聚在這幾家幫著操辦。
趁著幾個人都在家裡的時候,張氏特特的跑過來說,本來立秋也是今年的好日子,只不過小滿終究大些,也該是讓小滿先出門,立秋就只能等到了明年而已。
王氏倒是領下了這份情。很是感謝了一番,張氏笑著被立春媳婦叫走了。
一旁的媳婦說話,“就你心實,這立秋歲數還沒有滿呢,她可是快要過年才滿十五,難不成的也能出門?怕是明年她都捨不得出門,是白白來讓你欠人情的。”
王氏何嘗不知道這樣,只不過的現在張氏已經比剛回來的時候好了不知道多少,這些事情也不是什麼大事,自然的也不會跟她多計較,都是一家子,和比不和的好,吃點小虧,再是正常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