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張氏蹦躂不起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六十三章 張氏蹦躂不起來
在眾人的議論紛紛之中,還是討論出來了幾條懲罰的辦法。
一些人認為就要罰銀子,按著那六株桃樹的上的桃子做個價錢,再翻一番。陳永玉在心裡算了一下數,一棵桃樹上的桃子就算三五十斤,那麼也有至少兩百斤,翻一番就是四百斤,要是一斤桃子算五文到八文,沒有二兩銀子也下不來,這怕是有點重了,就跟幾位老人商議了一下,“怕是有些個太多了,要一戶人家拿出二兩銀子,你們誰敢說自己家裡有,我們也只是打算給大家立個規矩,並沒有說要讓人日子過不下去。”
這麼一說,剛才說罰銀子的人就不說話了。
另外一大部分人是同意抵兌的,就是說這四個惹事的娃兒,那樹上的桃子算著是兩百斤,而那四個人,一個人算是一百斤,等到分桃子的時候,從那戶中抵扣掉,要是抵扣不了的,便才折成銀子交給莊子。
這第二個提議倒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這麼一來,家裡的人也就是一年不吃桃子,即便要添錢,怕是也不多了,要不然還有可能有富餘的。
只是可惜了老李頭一家,兩個孫子都惹事,而分桃子的時候是按戶計算的,要出工的人都會記下來,等著賣了桃子之後算個一天十文工錢,剩下的錢,就用來養護著林子,要是還有,就是每家每戶紅白事的時候幫補一點。這麼多年,大家也沒有覺得不對勁,哪戶人家不用娶媳婦哪戶人家不用給老人送終,到時候辦大事,一時間手頭緊也是正常的,這個時候要是得了幫補,也算是好事了。這麼一來,桃莊的紅白事的時候也不至於太過寒磣,外面的人來的看著也說得過去。
老李頭想了想,兩個孫子便就是兩百斤,這麼一來,家裡保不準的要添補點錢進去,他也認了,這大傢伙都討論出來的,想著也是公道,“行了,你們兩個也知道錯了吧,今年也不用吃桃子了。”
只是又有人說這樣有那偏袒之心,“里長就是跟李家老三走得近,這事就不地道。保不準的下回再來搗亂,頂多就少吃兩個桃兒,萬一下回還是有人來糟蹋,又是不吃那幾個桃兒,這怎麼行。”
他一說完,又有幾個人響應。
張氏見事情本來就已經過去的差不多了,又被攪起來,怒罵道:“哎喲喂,你個壞了良心的東西,這還叫輕麼,再說我們跟老三早就沒有來往,你這麼說……”
老李頭見張氏又開始犯渾,還把家事也扯出來跟人說,怒了,“得海帶你媳婦回去”
李得海便過來扯張氏,終究也沒有回去,只是張氏不再言語,一臉怒容。
陳永玉見有人反對,就道:“那麼依照你們的意思,究竟的還要怎麼著?”
那之前說話的人又不知道說,就嘟囔:“反正這家裡跟著受苦,那娃兒似乎也不覺得有事”
周圍也真是有附和之人,意思就是比如李家,立夏立春惹了事,還不是一家人替他們收拾,他們自己未必就能夠得到教訓。
但是這又能怎麼樣呢,人家兩個十一二歲的孩子,總歸不能把他們怎麼樣吧。
穀雨也在想這個問題,這在現代小孩犯事了還有個監護人呢,誰叫你養不教父之過,這也是應該,不過既然已經有人提出這個問題,還是要解決的。穀雨倒是想到一個主意,不過她也不好說,畢竟是自己堂哥犯事,要是自己出主意,倒像是自己幸災樂禍了,只得壓在心裡。
有人開始道:“摘桃子又不是費力的活,少不得過陣子桃子熟了,讓這四娃兒都來摘幾天,反正他們不是爬樹厲害麼,然後送桃子的時候還是讓他們跟著去送,給各家各戶賠個禮,也就這樣了,都鄉里鄉親的。”
這樣大家倒是也真沒有意見了。
“不讓他們摘桃子跟送桃子的時候吃饞死他們個賊。”這圓潤的童音,竟然是剛才穀雨路上看到的,就是那位拿著抹布的婦人牽著的小娃兒發出來的,引得一陣鬨笑,卻也有不少人點頭。
張氏見這邊討不了好,想著反正也還沒有分家,要是出多少銀子還是從一家子裡面出,只是又覺得這要是出了,自己分到的也就少了,還是有些心疼,就出主意的想著向那些相好的婦人借,看看能不能抵扣掉那兩百斤桃子,問了幾個人,沒有一個答應的,“立春他娘,家裡的娃兒嘴饞呢,這盼了一年了,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怎麼也得盡著孩子不是。”張氏再問那瓊嬸子,瓊嬸子乾脆話更加的絕,“你家立春立夏兩個不懂事的惹得事,怎麼要連累到我們家來,你們老三家不也有”
一句話倒是提醒了張氏,她也不跟李得泉商量,就道:“大傢伙看這樣成不成,我們兩個娃兒是要兩百斤,我們也都沒有意見,只是我們家老三分出去了,也算是一戶,要不我們這兩戶就不算了,看看能夠抵扣多少。”
這還真是有臉穀雨也不等李得泉說話,仗著自己是小孩子,用清脆的童音問道:“大伯母,為哥哥們惹事了,我們家的桃子也被要回去呢?我還沒有吃過莊子裡的桃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