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走,去隔壁村訪訪(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何氏受了許秦氏這些日的窩囊氣,終於發了出來,加上那趙郎的娘對罵不過憤然而走,李何氏站在那很是有些得意。
在一邊的陳氏有些忐忑,這許秦氏那邊是自己過去叫來的,被李何氏那般的編排,自己真個裡外不是人,於是就道:“娘,人家也是好心,總不能送上門來的人往外趕,你怎麼也不去問問巧娥的心思。”
李何氏看了一眼老四媳婦,鼻子裡哼了一聲,“你剛過門可不懂這些個,還不知道那病秧子老爹好沒好,又來提親,我怎麼能把巧娥往火坑裡推。”
陳氏心裡有些煩躁,這巧娥早一日出門,家就能早一日分開,要不然她就不想下地幹活。自己在家操持家務,老四下地,算算那老大一家兩個人下地養活三個娃兒,自己還是虧了,“娘,那巧娥的事情就這麼……”
李何氏斜眼看了一下老四媳婦,“我就知道你們的鬼心思,尋思著隨便打發巧娥出門子,好分家!”
被一語道破,陳氏有些尷尬,卻又找了個藉口,“瞧娘說的是啥話,我倒是希望巧娥不出門,只是女大不中留,這巧娥一日沒出門,那趙家說不準哪天再過來鬧騰。”
這話李何氏倒是聽進去了,她倒是沒有想到這個,站定不語。
陳氏見得了機會,“娘,早兩日二姐回來不是說有譜嗎,要不再問問,實在不行我姨家村子裡倒是有一個替人保媒的,咱們備上禮物,到時候上門坐坐,給巧娥找個好人家咱們就值了。”
兩人自是去商議不提。
許秦氏拉著穀雨到家裡,拿起水瓢灌了一氣的涼水,手背一抹嘴角,這才說道,“閨女,以後那邊的事情你不要操心,真是好人沒好報,我不過是過去勸兩句,你那婆婆說話真不是人能聽下去的,竟然說我想著把巧娥打發了出門,你們分家就過自己的好日子,還說我竟然連親家嫁閨女都眼熱,我是那等眼皮子淺的人嗎?。”
王氏許氏又是一通的勸,好在許秦氏倒是聽得進去,“我也不是跟她置氣,早些年她性子也不是這樣,怎麼的越發的變成那等沒見識的婆子了,一針一線的都在算計著,這趙家也奇怪,怎麼平白無故的又敢上門說親。哎,……”
許秦氏是個嘴硬心軟的,嘴上說是再不管,也不見她過那邊院子,只是許氏每次過來都緊著問,聽說李何氏上趕著給巧娥說親,只是嘆息一聲,“希望這姑娘嫁出去能過上好日子。”也就不再提及這事。
哪知道事情也沒個完,聽說說上了一家還算是好的,家境也不錯,年紀也相當,李何氏還算是滿意,許秦氏也就多問了一句,這就問出了事情,“是那個村的?”
“聽娘說倒是門頭村的,離我們家倒是不遠,記得我小時候常常帶著世和過那邊玩,聽說今年男方二十一了,跟巧娥倒是相配,就是不知道人怎麼樣,媒人倒是說的天上地下的,琢磨著這媒人的話也不能全信,能有一半準的就不錯。”
許秦氏又在嘴裡琢磨了一會,“可知道是姓啥名什?”
許氏搖搖頭,“這個娘說了我也就聽聽,沒有上趕著打聽的道理。”
許秦氏眼裡有隱隱的擔心,“怎麼的,她嫁閨女也不去那邊訪訪?”
許氏欲言又止,終究的勸了句:“娘,我們倒是也想管,只是萬一說了有什麼不好的,沒準還以為我們特意的不樂意嫁巧娥一般。”
穀雨聽那話,覺得二十一的男子在這個朝代也實在少,難道是有什麼隱疾?要不然怎麼會還沒有成家?只是她雖然這麼想,也在心裡暗自的禱告,希望那位男子跟小姑姑的遭遇差不多,陰差陽錯的錯過耽擱了還好。念及於此,她道:“要不二伯母去打聽好了是哪一家,也不能說好說不好的,我跟著姥姥去訪一訪,要是實在不好也好有個譜,奶奶也想姑姑嫁個好人家。”
王氏見穀雨出的主意讓許秦氏有些愣住,她就噗嗤一笑:“穀雨這孩子就是主意多,您不要理會她就是,沒有她操不完的心。”
許秦氏沉默片刻,一拍巴掌,“我倒是覺得這樣也可以,反正我們也有空,就說我帶著穀雨歸家去,弄點東西過來什麼,趁機去隔壁村訪訪,你去跟那邊說是哪戶人家,問就問了也不要說太多。”
幾人商議妥當,許氏打探到了說是門頭村的趙家,許秦氏便要準備出門去訪又不太放心家裡,交代著小滿要做什麼做什麼,王氏聽不過去了就到:“她姥姥,行了,夏至都幾個月了,家裡的事情有我呢,又不是不能動了,您就放心的過去問問,家裡的事情不要掛心。穀雨,不要太皮了,在外面聽姥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