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的事情,幾個村民抬著她回了謝家新宅。

謝婆子等人知道馬氏是被張南檸打得腦袋開花後,全部怕了。

竹屋。

大家已經嘗過玉米的味道,知道這是很好的一種糧食。

村長代表村民,請教張南檸這種玉米能否種植。

幸虧張南檸以前看過農業全書,農業種植的事情她懂一點點。

她就把玉米怎麼做種,怎麼種植的方法告訴了在場的村民。

脫落玉米棒上的玉米,選擇在晴天攤在乾燥向陽的地上或席上,連續曬兩或三天,曬的時候要經常翻動玉米種,白天曬晚上收,防止受潮。

玉米下地前曬種,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增產的一項好辦法。

玉米曬種,一是利用太陽紫外線,殺死粘附在種子上的病菌抱子,預防和減輕由種子帶來的絲黑穗病等病害。

二是利用太陽強光,直接曬死種子裡的害蟲。

三是透過曬種,可以降低種子的含水量,使其吸水能力增強,播種後很快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發芽,出苗齊。

四是透過曬種增強了酶的活性,提高種子的發芽勢和發芽率。

而曬種的方法,最好是曬在席上,將種子薄薄地攤在乾燥的葦蓆上。

瀝青地、鐵板等地方不能涼曬的原因,是因為強烈的陽光使其溫度十分滾燙,為避免種子燙傷所以還是得儘量避開。

玉米種植的方法很簡單,將地深耕整好後,施加一些底肥進去,這樣在播種後種子容易發芽。

在播種的時候,深度要淺一些,差不多是在三到五厘米就行,土質很疏鬆的話,最深不要播種到八厘米以下,太深的話,就會缺苗。

在玉米生長期間,需及時補充水分,澆水的時候不宜水量過多,否則會導致土壤積水,影響玉米的產量。

張南檸將曬種和種植的方法說的那般詳細,簡直是讓村民們膜拜。

他們也是種了大半輩子地的農民了,這種玉米的曬種方法真是讓他們增長知識。

張南檸想起現實世界玉米的畝產量,她對這些村民說道,“玉米是產量高的農作物,種得好的話,畝產量可高達十三或十五石(800或900公斤)。”

天吶!

他們沒聽錯吧?

十、十五石的畝產量?

這麼高的嗎?

村長那顆心砰砰跳,他聲音都是有些激動的,“三郎媳婦,你說真的嗎?玉米的畝產量有十三石?”

張南檸點頭,“種的好,產量肯定高,不止玉米,其實稻穀的產量可以比玉米的產量更高,種得好的話,稻穀的畝產量高達十七石。”

十、十七石?

稻穀的畝產量可以高到十七石?

天吶!!!

這這這……

他們種的稻穀,現下的世道,可以種出糧食就已經很不錯了,以前收成好的時候,最高也是七八石的畝產量。

在大梁,從嗎,沒聽說有那個地方的糧食的收成超十石的。

原來,原來好的稻穀,居然可以高達十七石的畝產量。

太震撼了。

這真是太讓他們驚喜的大好事啊。

謝父臉上也是十分的激動,他道,“三郎媳婦,稻穀真的可以有十七石的高產?畝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