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那幾年,他們接近快面臨餓死的地步,只因收成不好儲存不夠,導致的。

農作物方面的問題他最是關心,如今聽說是土地的壞死導致收成不好,他道,“三郎媳婦,你確定嗎?糧食蔬菜收成不好是因土地問題?你說的改良是何改良法?”

自張南檸和謝驚瑜打定主意決定分家,他們謀劃在那之前,先收一波村民的心。

別看謝家這一個月下來發生的變化沒人說,其實人家背地裡不知道討論過多少回,謝家轉運了,會做買賣了,賺大錢蓋房子了。

這些人家不會眼紅嗎,都是一個村的,嘴碎的人大有人在。

自古以來,小輩提分家,會被人罵不孝,會被世人詬病。

西河村村民淳樸,除一家兩家微極品,其他村民是不錯的,可以改善一下他們的生活。

於是他們商量,決定改善西河村的糧食,糧食有了不怕餓。

西河村的糧食蔬菜和地這些她看過,不是地壞,缺少了一份肥料而已。

她研製的有機肥料是特質的,在結合白雲石粉、熟石灰、畜禽糞有效萃取物等肥料配方時她加入了空間水,從而達到土地肥沃,糧食飽滿,生機勃勃的地步。

早在種菜的時候,張南檸沒藏私,就在製作肥料之時教會了謝驚瑜。

謝驚瑜當時問不加空間水是不是就沒有那個豐富糧食的效果,她說不加也行,豐富糧食有的,就是沒那麼飽滿。

然後他們決定把沒加空間水的配方現出來。

張南檸對村長說道,“村長,我們在種菜的時候撒了肥料,我們這種肥可以改良土地,可以增肥糧食,效果就是你們眼前所看的。”

幾人一聽,頓時激動了,“三郎家的,你們還有那啥肥嗎?你們的肥賣不賣?”

“對對對,三郎,三郎家的,你們的肥料多少錢?為了有口吃的,多少錢我都買。”

“我也是我也是,三郎,你加我一個,這肥料我也要。”

這會兒說話的功夫,謝驚瑜已經拔滿兩筐蘿蔔,他摘了帽子拿來扇風,臉上的熱意消散些。

他答道,“村長叔,這個肥料配方我們決定給你家來做,你們在村裡開個肥料坊,然後做好的肥料,咱們西河村的人領了一次肥料後就得花錢買。

肥料坊建好後,招幾個同村村民做事,而這些,在坊子做事的村民可以給五十或六十文的月錢,而我們做好的肥料,可在村賣,可做批發,可在鄰村,多種售賣形式。”

“五十文?”

謝驚瑜點頭。

村長和旁邊的幾個村民驚的嘴巴大張,能塞下一個雞蛋。

天吶!

五十文,工人一個月五十文。

這比種田好賺多了。

村長,“三郎啊,這,那那合夥肥料坊怎麼開啊?你讓我家來開我也不會啊,這東西我不懂,配方是你的,要不還是你家來開吧,攏共都是給村帶發展的,誰開都一樣。”

村民在旁邊附和,說按村長說的做,配方是謝三郎的,應當謝家開。

反正做工在村長家是做,在謝家也是做,哪都行。

這幾個村民心裡已經打定主意要做這份肥料坊工作,就看最後是誰家開了。

謝驚瑜擺手,“村長叔,這肥料配方是我媳婦想出來的,也是想改善咱西河村的糧食收成,肥料的效果有多好你們是看見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