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簡單的商議之後,馮雲選擇了幾個有經驗的老兵和幾個身材健碩的年輕士兵一起前去。

水龍車的車體很大,必須要有身強力壯的人推著才能推動,而在複雜的地形中,儘可能隱蔽的接近對方,則是這些老兵能起的作用。

這種新老結合的方式,在如今這種情況下尤為適用,而少年馮雲也在自己的人生當中,第一次臨時擔任了指揮官。

在對方的火把被大量消滅之後,尤其是很多冷水直接澆到對方的身上之後,對方的軍隊當中明顯起了一些混亂。

儘管能聽到他們的指揮官不斷喊著類似於“冷靜,保持冷靜”和“不要慌張,不要慌張”這樣的話,但這場動亂還是在黑暗中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所有人都開始自發的聚集到手中持有火把人的地方,因為在那個地方,他能更加的看清楚周圍的情況。

趨光性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之一,於是,在眾人都往那個方向趕去的情況下,一方面給馮雲這次行動提供了一些方便,另一方面又給馮雲這次行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大家都向那個方向去,給他們選定目的地,指明瞭方向,跟著人群走的方向,就能到達。

可是人太多,想要選定一個合適的角度接近,最終去把對方軍中僅剩的十幾支火把澆滅,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水龍車如此之大,一旦接近了對方,即使在黑暗中不容易看清周圍的情況,這也是一個很顯眼的東西。

所以說實話,馮雲這隻十幾人的小隊行進速度並不算快,不斷的穿梭在民居與街道之間,一點一點的接近那個依舊存有火光的方向。

他們必須注意沿途由於混亂而被衝散趕過來計程車兵,如果被對方發現,就要悄悄的把對方解決。

如果對方沒有發現自己這邊,則要繼續隱蔽,等上一會兒,對方離去之後才能展開下一步的行動。

就這樣,在複雜緊張的局勢當中,馮雲一行十幾人帶著他們的水龍車終於漸漸的從側面接近了還依舊存在著火光的方向。

可是那個位置已經聚集了很多人,也有一些人拿出備用火把想要點燃,雖然他們第一下就澆滅了很多火把,但每個軍隊當中都不會只准備自己點燃的火把,一定會有備用的。

他們的目的就是讓場地特別溼,即使有備用的火把,也被染溼,不容易點燃。

可是現在對方還存有十幾支火把的情況下,即使備用火把有些潮溼,也不會影響被點燃。

所以風雲決定一定要把剩下的幾十幾隻火把都澆滅,爭取讓對方軍中所有的夥伴都陷入潮溼的狀態。

這樣一來,對方儘管有火石打火,但是在沒有明火的前提下,想要點著潮溼的火把,就將幾乎變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準備”,馮雲並不會發出那種像貓叫一般的聲音,所以他只能對身邊這十幾個人悄聲的說出這個命令。

“行動。”

一瞬間水柱便噴湧而出,直接噴射向火把,十幾只火把沒有抵抗,多久便都被澆熄,有一些剛剛引燃還只有一些微弱火苗的備用火把,也被無情的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