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函谷關來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打發走了這個叫鄭芷若的女子,胡亥又開始閉目養神,身邊有人悄悄告訴他:“剛剛泡好的‘茶’已經送了過來,請陛下品鑑。”
這是胡亥自己覺得身邊可以喝的東西太少,除了水之外,只有一點產量很低度數也不高的酒。
所以,他想要找一找是否有更多的飲料,最起碼不要上頓白開水,下頓涼白開,得有點變化。
所以,他先是在農作物中尋找,發現人們種植的都是小米一類比較容易飽腹的食物,想找到類似於茶葉一樣的作物不現實。
再說,他即使得到了新鮮的“茶葉”,他也不會把它炒製成適合沖泡的茶葉。
所以,他另闢蹊徑,找來管理草藥的官員,讓他把所有泡在水裡不會有毒的草藥都拿過來。
他效仿神農嘗百草,足足喝了三百多種草藥水,有些還是先把草藥炒一遍再衝泡,才找出了三種適合沖泡來喝的草藥水。
有兩種味道分別接近紅茶和綠茶,還有一種味道接近板藍根,胡亥估計自己常喝的話即使不能包治百病,抵抗非典,應該也能降低換上風寒的機率。
風寒基本相當於感冒,但是在缺少藥物和好醫生的情況下,每年因為風寒而死掉的人甚至不比戰場上戰死的人少。
人少在整個世界古代的歷史中都是一個大問題,歷朝歷代都想要發展出更多的人口。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小太監來稟報,說是有來自函谷關的密信送了過來。
大太監劉成接過了密信,找人檢查了一遍沒有問題,交給了胡亥。
胡亥此時心中也一驚,知道章邯聽從了自己的命令,已經回到了函谷關。
這個時候胡亥心中竟然出現了一點後悔的意思,他究竟是否應該相信章邯?
雖然還沒有讀信,但現在章邯應該已經進入了函谷關,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章邯沒有進入函谷關,即使他真的投靠了項羽,但也不是拿他毫無辦法。
但現在他已經進入了函谷關,在大秦的地理位置上相當於心臟部位,也可以說是大秦的咽喉。
函谷關若是完好,不一定代表大秦一定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函谷關一旦失守,就代表大秦一定會出現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懷著十分複雜的心情,胡亥開啟了雖然說是密信,但實際上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樣,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卷軸,用羊皮製作用蜜蠟封存的一個捲起來的羊皮紙。
這個時代並不像後世想象的只有竹簡,在蔡倫之後才有紙,其實紙的雛形已經有了,蔡倫最大的貢獻是把原來材料珍貴製造複雜並且製出來還粗糙的紙改造成了原料便宜,紙質基本平滑,工藝簡單的紙。
不過,這個時候儘管有紙,但數量太少,往往是作為其他產品的副產品產生,沒有實際投入應用。
胡亥其中一個打算就是,等到局面穩定之後,自己要嘗試一下造紙術,這是能夠讓文明延續的方式,是功在當代,同時利在千秋的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