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各方佈局,趙高手段(第2/2頁)
章節報錯
章邯這一路平陳勝吳廣,滅大楚項梁,大小十幾戰,連勝連捷,這氣勢幾乎趕得上後世那位“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了。
可惜,陳慶之沒有項羽這種對手,章邯卻遇到了中國歷史上排得進前十的絕對名將,沒有留下大小數十戰皆克的美名。
章邯說:“先生言之有理,不過既然咸陽有令,回還是要回的,我們畢竟還是大秦的忠正臣子,那就一日十里急行軍,爭取趕到函谷關吧。”
中年男子縷了縷自己的鬍子,說:“將軍好辦法,一日十里急行軍,一日十里急行軍,哈哈哈…………,有意思。”
章邯說:“讓先生見笑了,怎麼也要我們在咸陽的人把詳細情報傳回來,才好決定怎麼走。只是我們退了,項羽會不會追也是個問題,我手下必須保持著這20萬士兵的建制,在各方才都能有有些分量”
中年男子說:“將軍放心,項羽六萬人敗我軍,本是大勝,可正是因為如此,現在十幾萬烏合之眾去投項羽。如今項羽軍隊不強反弱,真的敢打過來,將軍必勝無疑。不過給他一個月的時間整頓軍隊後,那恐怕真的天下無敵了,將軍還是要早作打算。”
章邯說:“先生是讓我叛秦嗎,人不負我我不負人,我蒙受先皇之恩,只要當今陛下不負我,我章邯又豈能做那叛主之人,此事先生休要再提。如今我軍中有多少趙高耳目尚不知道,這一年內已殺七十三人,可還是殺之不絕。”
淵王府
大秦實行郡縣制,設三公九卿,並無分封王侯,但並不是沒有王號。
只是只封王號,既無領地,也無實權,只是掛著個王爺的封號領著同九卿的俸祿,過著富家子弟的生活。其實秦朝實行郡縣制確實是這樣,極大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取消了分封,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分封,任何事情都有特例。比如,秦始皇的弟弟就有一塊封地,只不過,他在封地呆了兩年,就把封地還給了秦始皇,覺得沒有意思。
秦始皇對他的這個弟弟其實很好,儘管他曾經因為戰敗投降給過趙國,但是秦始皇擊敗六國之後,還是把他迎回來,讓他隨意選擇封地。
秦始皇沒有從母親那裡得到親情的慰藉,所以對著和他唯一有著血脈親情的弟弟很是關愛。可惜他的弟弟還是比較短壽,不到40就死了,這也讓秦始皇日後尋找長生不死藥的念頭變得更加強烈。
在皇室中只有少數人才會兼領官職,子嬰就算一個,他的王號封為淵王,同時領著諫議大夫的官職,但並不需要每日上早朝,有事再去即可。
子嬰看著眼前的黑衣男子說:“韓先生,準備好了嗎,有把握破開軟甲或一劍封喉嗎?”
韓先生說:“王爺放心,我跟隨劍術大家蓋先生學劍三年,手中有歐冶子大師用七顆天外隕鐵打造的七星劍,只要趙高接近我周身五步,我必可取他性命。”
子嬰說:“韓先生真乃義士也,吾輩遠遠不及,先生放心,即便此次失敗,我也必定保先生血脈不絕,我已安排韓公子離開咸陽,等此時結束後再回來。”
韓先生說:“謝王爺,莫說王爺安排如此周詳,就算沒有這樣,我韓談便效仿一次聶政先生又何妨?”
中尉府
一個年輕的將軍端坐在大堂正座之上,卻沒有人對此感到不滿,因為他是整個大秦最年輕的名將,王翦的孫子,王賁的兒子,大秦的中尉。
看似不入三公九卿之列,但其職權猶勝三公,咸陽十萬軍隊歸他管。
儘管說是沒有虎符調令,不得擅自調兵,可是胡亥也沒給過章邯虎符調令,章邯還不是一樣領兵出征。儘管有失敗的訊息傳來,但只要他的軍隊真的還有二十萬可戰之兵,回來後上將軍的虛職可以去掉。左將軍不一定,右將軍的封號必領無疑,那可是和九卿平起平坐的位置。
王離看著下首眾人,問道:“怎麼樣了,肯聽我調令的有多少人,哪支隊伍不聽調遣?”
一個白袍男子說:“十萬守軍,如今有五萬即刻可戰,三萬要看虎符調令,兩萬恐怕已經在暗中被趙高掌握,真的打起來,咸陽勢必空虛,如果有人趁虛而入……”
王離說:“看來我們都低估趙高了,在我的眼皮底下,挖走了我兩萬人,再等上幾年,是不是我的十萬大軍不姓王改姓趙了?”
他的目光冷冽,好像要殺人,整個大廳都因為這句話陷入了沉默,空氣中的氣息似乎都變得壓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