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著趕去前方支援鍾離昧大軍的騎兵部隊,自然不知道此時鐘離昧大軍已經完全潰敗,極少數的人逃了出去,大部分人被殺,還有不少人被成功勸降,淪為了俘虜。

如果他們知道了前方的情況,自然就不會去想著支援,說不定會全力追擊王戰這支騎兵隊伍,由於對方的人和馬都比王戰這邊數量多,並且精力充足,體力充沛,王戰可能真的會陷入危機。

想要逃跑,馬沒有對方跑得快,想要與敵人敵對,但是自己這邊體力卻又消耗了許多,時間一久,必然會露出敗象。

好在敵人並不知道前方的情況,所以此時根本不會考慮分出大部分的精力,來對付一隻明顯是用來做攔路虎的騎兵。

對方想的是王離竟然派出騎兵來阻攔自己,那就證明前方的戰鬥一定還沒有結束,如果王離已經取得了勝利,鍾離昧已經失敗,那他們完全可以在那裡就等著自己自投羅網。

或者直接就可以轉移,又何必派出人來阻攔,尤其是派出的人還並不太多,明顯是前方還需要大部分的人來投入戰鬥。

他們想的其實沒有錯誤,王戰趕來的時候戰爭的確還沒有結束,但是偏偏之後王離冒著自己極有可能被刺殺的風險,讓他手下最精銳的親兵前去刺殺敵軍首領鍾離昧,並且成功了。

正常情況下,想要徹底擊敗對方,少說也要接近一個時辰,可是在成功的解決掉鍾離昧之後,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王離便已經率領大軍取勝。

這就為他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王戰在派人騷擾了對方追擊的騎兵幾次之後,也知道自己這裡最好不要再過多的消耗體力,否則一會兒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了。

他直接轉到避開對方行進的路線,向著之前與王離約定的撤退路線轉移,馬的速度肯定比人的速度快,所以他並不害怕,由於王離先行撤退,他就無法即使與王離會合。

但是王戰也沒有特意的加速行動,只是按照正常速度行進,並且派出人把他們留下的痕跡給處理掉,讓人無法透過這些痕跡來追擊。

在這種轉移和撤退當中,最害怕的就是留下可以被輕易察覺的痕跡,讓對方可以一直跟隨著向前追擊。

一旦你的撤退路線暴露在對方的面前,那撤與不撤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所以大軍的轉移都必須要注意,把自己留下的痕跡清理乾淨。

而且對於王戰來說還好說一些,但是對於王離來說,他還要警惕有些俘虜假意投降,在途中給後方的項羽部隊留下標記。

一旦哪個俘虜有所異動,直接就會有人前往斬殺,根本不會聽他解釋原因,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發生危險。

負責清理痕跡的人也會特別注意那些俘虜經過的地方,看是否有什麼顯眼的標記。

在這種大轉移當中其實最簡單的辦法還是把這些俘虜都給幹掉,但是這些人畢竟也是一股力量,如果就這樣解決掉,還是有些浪費。

只要嚴加看管,想來對方也無法在大軍的眼皮子底下做出什麼小動作,而且有這些俘虜幫忙搬運東西也可以減輕大軍的負擔。

當項羽和季布手下的騎兵趕到之前王離和鍾離昧大戰的戰場之後,只發現了一地的屍體,卻早已經沒有了敵人的蹤跡。

下馬仔細辨別過屍體之後,發現大多數都是鍾離昧手下的人,還有人發現了一具無頭屍體,看起來就是鍾離昧。

有熟識鍾離昧的人前來辨別,確定了無頭屍的身份正是鍾離昧,這支騎兵部隊知道自己最終還是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