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胡亥的反思(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離這一次的行動雖然壓力很大,但是其實他信心也很足,畢竟這一次準備的要比上一次準備得更加充分。
他可以說自己到時候哪怕是拼消耗,只要自己這邊不出現大的失誤,沒有潰敗的情況,他也有信心取勝。
而在王離出征的時候,在北方的大草原上也在進行著一場暗中的爭鬥,只是現在,無論是子嬰手下的人,還是賈青手下的人,都並未對草原有太多的關注。
在書痴之前的努力之下,再加上後來從咸陽的天牢當中,被放歸草原的四王子的推動,草原當時的當權者關於大秦使用糧食與草原交換戰馬,已經達成了一個基本的協議。
雙方試探的進行了幾次之後,草原上的當權者發現了,透過這種方式自己這邊可以幾乎沒有損傷的就得到需要的東西。
雙方交換的東西,從簡單的糧食已經發展到了其他的東西,像是絲綢,像是精美的金銀器。
當草原上發現自己的東西已經夠吃,大家都能吃飽了之後,確實開始向著胡亥曾經想象的方向,開始追求享受。
當然,他們當中也有有識之士,勸說當權者不要迷失在大秦送來的甜蜜陷阱當中,草原必須保有自己的戰鬥力,否則即使現在得到的太多,未來都會被對方的鐵騎給收割回去。
當權者能夠執掌草原,自然也不會是什麼草包,他換出去的戰馬,其實在草原上都只是二等戰馬,最好的那一批,還是留在自己人手中的。
但是他不清楚的就是,有些事一旦開了頭,之後的發展其實反而就由不得他了。
當一些人看到現在的當權者,透過二等戰馬,就已經獲得瞭如此多的好處之後,他們怎麼可能不去想,如果自己用最好的戰馬又能夠換得什麼?
這個時候人貪婪的本性就表露了出來,如果還是曾經的草原上,大家還在為了吃飽飯而努力,可能這種性格永遠會被壓抑。
但是現在的草原上,除了那些不被當作人的奴隸之外,凡是草原上有些身份的人,都已經能夠吃飽。
哪怕是平民都能分到能讓自己吃飽的糧食,草原上的人口畢竟數量比較少,隨著大秦糧食的增產,向草原上輸送一部分糧食,並不會讓大秦傷筋動骨。
吃飽了閒的沒事幹這句話雖然說是一種調侃,但是其實也有它的道理。
一個人如果在飢餓的時候,他想的唯一的事情可能就是填飽肚子。
但是他一旦填飽肚子,他再去想的事情就會很多。
草原上如今的當權者正是曾經潛入咸陽被抓獲的四王子的父親,他也初步定下了,就由自己這個最有能力的兒子在自己死後來繼承自己的位置。
但是,他卻不只有一個兒子,而四王子,雖然看起來能力最強,但是他手下的勢力卻不是最強的。
反而是他的大兒子手下的勢力最強,當他明確的表達出要有四王子接替他的位置的時候,他的大兒子自然會不滿意。
但是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即使不滿意,大王子心中也生不起弒父殺弟,奪得王位的念頭。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這個父親很厲害,自己的那個弟弟也絕對不是容易對付的。
他手下的勢力在幾個王子當中最強,但是比起他的父親,那就要差的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