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賁雖然在歷史上名聲不顯,但他確實戰功赫赫,是一個名將,作為王翦的兒子,沒有被王翦的光環壓制,同樣深得始皇帝信任。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因為暴病而死,不得不讓人感慨,世事無常。

當然,王賁的死因究竟是否是暴病而死,胡亥終究只是聽王翦派人傳信,這未必是真實的。

但是王賁死了這件事,卻肯定是個事實,王翦絕對不會拿這種事來欺騙自己,他也不會平白無故的詛咒自己的兒子去死。

好在這個時代,儒家思想還沒有傳播開來,沒有那麼多喪葬的規矩,如果王離帶兵回來聽到這個訊息,要到父親的墳頭去守孝三年,那胡亥要派誰去打項羽?

他倒是可以信任韓信,但是這些王家的嫡系會有人服從韓信的指揮嗎,除了王離,沒有人能夠壓得住這些人。

別看王戰在王離的手下好像各種言聽計從,如果你換個人帶兵試試,如果不是那種名傳天下的名將,一般的人根本壓不住這些人。

韓信此時的名頭可沒多大,或者說他此時根本就沒有名頭,作為兩千多年後的人,胡亥知道韓信有多厲害,現在的人可不知道。

不過雖然王離不用去為他的父親守孝三年,但是胡亥怎麼也得給他十天的假期去回家處理一應事宜。

好在王離這一次把項羽手下能打的部隊打沒了接近一半兒,要說項羽手下,當然還有其他的兵,人數甚至比他的四路分兵加起來都不少。

但是那些人面對章邯的時候都是節節敗退,更不用說是面對王離,項羽在正面戰爭中可不敢使用他們。

王離剿滅的項羽手下的英布和鍾離昧大部隊,這兩支隊伍都算得上是項羽手下的精兵,不然項羽也不敢讓他們單獨行動。

也就是王離先利用了英布的自傲,成功的讓英布的大部隊全軍覆沒,讓自己手下計程車兵也收穫了信心。

之後去打鐘離昧,也是採用了驚險的策略,斬首行動成功,才能夠順利擊潰鍾離昧的部隊,再次取得大勝。

可以說,如果針對鍾離昧的斬首行動沒有成功,他至少還要被鍾離昧這支部隊纏住兩三個時辰,那個時候項羽和季布的大部隊差不多都已經趕到了。

對方雖然一直在趕路,也很疲憊,但是那種想戰的精神還在,自己這邊卻是連番戰鬥,已經精疲力竭。

可以說那種情況下,王離很有可能要吃上一場大敗仗。

這一場敗仗就會讓他之前取得的勝利也變得微不足道。

好在王離賭成功了,鍾離昧想不到王離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會讓自己冒險,如果鍾離昧當時,派人去進行斬首行動,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小。

那樣的話,雙方的形勢很可能要逆轉了。

胡亥不知道戰場上的情況,他只知道王離取勝了,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