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賑災之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玄霸這些日子走在太原郡的街道,看到那些凍死和餓死的人也很有觸動。
在從前,接到太原郡凍死餓死十三萬人的資訊,對他來說只是一句話,南陽郡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
可是這次親自來前往太原,看到這種人間慘象,他才知道,那簡單的一句話背後潛藏著多麼悲慘的故事。
他所在的南陽郡物產豐饒,幾乎不怎麼發生災害,即使出現一些災害,死上個幾千人也就頂天了。
沒想到太原,一旦遭受災害,威力如此巨大,他前往太原的第一時間,太原郡守就帶他去看了處理太原郡內所有死亡人屍首的地方。
他見到了密密麻麻的屍體,擺放在那裡,他覺得眼前這些人已經很多很多了,可是太原郡守告訴他,他眼前看到的這些人只是太原郡所有死亡人數的十分之一。
李玄霸能夠接受在戰爭中死傷這麼多人,但是他無法接受,沒有戰爭,只是天災就死這麼多人。
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陛下和胡大人在給他傳達的命令中告訴他:“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當成重中之重的大事,這是關係一整個郡中的百姓生死存亡的關鍵。”
最終,在李玄霸的強勢鎮壓下,手下的這些人沒有在任何一個環節卡住,前來領糧的人都是很痛快的就領上了糧。
這放在其他的賑災情景下是不可能的,如果是正常朝廷調撥糧食賑災,由太原郡自行發放。
太原郡守自行調撥人手,調撥人手之後,就會有一些人得到發放救災糧的權力。
這個時候,就會有一些人,利用手中這個權力,對於前來領糧的人,對於給他好處的那一些人多發放,沒有給他好處的另外一些人少發,甚至不發放。
這就會造成家裡本來並不缺糧的人反而得到了救災糧,而那些真正窮的揭不開鍋的人,反而得不到用來救災的糧食。
雖然這種事情發生的頻率不會太高,畢竟救災糧大體上還要用來救災,不能完全被糟蹋了。
但每發生一件,造成幾百幾千人的死亡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一旦追究責任,就會有很多人把這件事平息下去,最終讓事情不了了之。
但這次直接由其他郡的將軍前來這裡管理這個事情,所有調撥糧食的事宜全都由他手下計程車兵擔任。
太原郡內別說是下面那些鄉紳豪族,即使是太原郡守和郡尉,都無法干涉他們怎麼發放糧食。
因為那糧食是人家的軍糧,人家想發就發,不想發就不發,朝廷已經明文給他們說了,國庫中沒有糧食,能給他們拿來賑災所有的救濟糧,只能看這位李將軍願意給他多少。
如果李將軍給的多,他們得到的就比較多,如果李將軍給的少,那麼他們得到的就會少。
事實上的情況當然不是完全沒有給李玄霸糧食,只是給李玄霸調撥的糧食,相對於太原郡需要的糧食,只是杯水車薪。
所以胡亥和胡永念,乾脆就沒有說出來這件事,沒說出來更好,不會讓太原郡的這些人覺得這些糧食應該有一部分屬於他們,這樣就不會引起爭端。
太原郡守和郡尉,儘管他們心中肯定也是有著私心,但是自己治下的百姓死掉這麼多,任誰心中都不會高興。
就算這是兩個貪官,那總得讓手下的百姓越多,才能貪得越多吧,手下百姓死光了,你就算想貪汙,又能去貪誰的呢?
所以他們全力爭取李玄霸將軍,想讓他多為太原調撥一點糧食,這些日子帶李玄霸將軍四處去開往太原的災民們。
結果他們發現有一些事情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但看到李玄霸將軍明顯有所動,他們覺得沒有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