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不追擊(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他感覺後勤部隊已經撤離出一定的距離,應該達到了安全界限之後,就下令全軍可以撤退了。
英布手下得到這個訊息的步兵總算鬆了一口氣,他們確實已經接近到了崩潰的邊緣,若是再不發出撤退的命令,恐怕真的有可能形成潰兵的局面。
當對方開始撤退之後,長矛陣移動速度慢的劣勢就體現了出來,畢竟是抬著厚重的盾牌,以及加粗加長的長矛,很難追上身上沒有東西牽累的敵人。
所以當敵人開始快速撤退之後,長矛陣也只能在後方殺傷一些之前由於受傷而不能快速撤退的敵人,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向遠處退去。
有人提議,王離乾脆解散長矛陣的隊形,自由向前追擊。
王離拒絕了這個提議,自己這邊現在由於有長矛陣的存在,可以在死傷人數很少的情況下,殺傷對方很多人。
但是脫離了長矛陣,即使追擊到對方,又能殺掉多少人,而自己這邊又有多少人會因此而喪命?
比起用長矛陣來殺傷敵人,這種追擊來殺傷敵人的價效比太低,而且不要以為對方現在忙著逃跑,就完全沒有了反擊能力。
當對方發現你已經不再是那個擁有長矛和盾牌,可以輕易收割他們性命的死神後,對方未必不能再殺回來。
畢竟比起單兵作戰能力,自己這邊多少還是差了一點。
這主要還是由於戰鬥經驗的差別,英布手下那些人畢竟已經幾次面對過大秦軍隊,有豐富的戰鬥經驗。
而王離手下的這些人,平常戰鬥的機會太少,都只是清剿一些強盜土匪,平常只能透過訓練來提高自己。
他們終究還是要透過一場一場的戰爭來漸漸的提升自己,從而才能成為一支強軍。
好了,在這個隊伍當中,有不少經歷過當年戰爭的老兵,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傳遞給新兵。
軍隊當中的這種傳承,才是讓一支軍隊能夠一直保持強勁戰鬥力的核心,所以百戰精兵才會讓統帥那麼的重視。
王離之所以沒有下令追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害怕逼迫的緊了,對方撤退的速度太快,在自己的大部隊還沒有在後方與自己完成合圍之前,就衝出包圍圈。
那樣的話就是自己雖然取得了小勝,但在整體的戰術戰略上都失敗了,還不如自己一開始就擺出10萬人馬,利用人數上的優勢來把對方擊潰。
那樣的話,對方雖然有人能夠逃出去,但是自己這邊也一定能取得一場大勝。
自己現在追擊能夠殺傷對方多少人,說破了天,能夠幹掉對方三分之一的人,殺傷對方一萬人,也就到頭了。
那樣的話自己還辛辛苦苦的佈置一個局幹什麼,一開始便利用人數的優勢平推過去不是更好。